家里的抽屉里还放着张旧照片,是去年家庭聚会时拍的。照片里妹妹站在我身后,踮着脚扒着我的肩膀,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和现在电话里沉稳的声音判若两人。 想起前阵子手头紧,跟妹妹开口借十万块周转时,她没多问一句用途,半小时后钱就到了账。当时我说“按银行利息给你”,她在那头笑:“哥,你跟我算这个?” 这两天手头松动了,我转了10万5千过去,特意备注了“加了点心意”。没过五分钟,5000块被退了回来,附带一条消息:“哥,你这就见外了。小时候你把辣条分给我一半,把游戏机让我多玩十分钟的时候,咋不算利息?” 盯着那条消息愣了会儿神,忽然想起很多零碎的片段。她上小学时总抢我的作业本抄,被我发现后会塞给我一颗大白兔奶糖;我刚工作那年租房,她攒了半年的零花钱,偷偷塞给我一个信封,里面是皱巴巴的零钱和一张纸条:“哥,别总吃泡面”。 兄妹俩的账,好像从来都是一笔糊涂账。她不会算我多给的5000块“利息”,就像我记不清她到底帮我带过多少次忘在家里的钥匙,煮过多少碗深夜回家时的面条。 晚上给她打视频,她正在厨房忙活,镜头里飘着饭菜香。“钱收到啦?”她回头看了一眼,手里还颠着锅,“跟你说过不用多给,一家人算那么清干啥。” 我笑着没说话,看着她转身继续炒菜的背影,忽然明白,所谓亲人,就是那些你跟她算利息,她却跟你算回忆的人。那些藏在“不用了”“没关系”里的体谅,比任何数字都值钱。 挂了电话,窗外的路灯亮了。想起她刚才说“周末回家吃饭啊,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心里暖烘烘的。或许兄妹情就是这样,从来不是锱铢必较的平衡,而是你往前走时,总有人在身后,笑着说“不用急,我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