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同房2次,我还能生吗?”48岁阿姨的纠结,戳中千万空巢父母的心。 前几天

忆优 2025-10-23 21:42:31

“一周同房2次,我还能生吗?”48岁阿姨的纠结,戳中千万空巢父母的心。 前几天刷到个私信,差点给我整破防——48岁的王姐(化名)说自己半夜翻来覆去睡不着,盯着客厅里亮着的电视发呆,老公在旁边打盹,遥控器掉在沙发缝里都没人捡。她戳了戳老公胳膊:“要不咱再生个孩子吧?”老公吓得一激灵,眼镜都滑到鼻尖了:“你这是半夜饿糊涂了?还是看隔壁小张家带娃眼红了?” 王姐没糊涂,她就是太清楚“家里空”是什么滋味了。大女儿嫁去南方,去年春节回来带了两箱特产,待了3天就走,临走时抱着她说“妈你多跟邻居逛逛”,可邻居家的孙辈都上小学了,人家傍晚要接孩子做饭,哪能天天陪她唠嗑?小女儿更忙,在一线城市创业,上次视频还是上个月,王姐刚说“你爸最近老咳嗽”,女儿就打断“妈我这边开个会,晚点给你回”,结果“晚点”就到了第二天早上。 白天还好,王姐能去菜市场跟摊主砍砍价,买把新鲜的菠菜还能顺带着问一句“你家孙子考试咋样了”,可一到晚上,家里静得能听见冰箱制冷的声音。她跟我说:“不是不想跟老公说话,是俩人坐在沙发上,你看我我看你,除了说‘明天吃饺子’就是‘电视太吵了’,话都说尽了。” 后来王姐发现自己还没绝经,跟老公同房也规律,一周能有两次,心里就冒了个“大胆”的想法:要不生个孩子?哪怕是个小不点,家里能有个哭喊声、能有个人跟她抢遥控器、能让她早上起来煮个鸡蛋羹,也比现在强啊。 可这想法刚说出口,就被老公泼了冷水:“你忘了上次去医院体检,医生说你血压有点高?还生?万一怀上个有问题的,咱俩这身子骨,能扛得住吗?”王姐也没傻,她专门去医院问了医生,医生推了推眼镜跟她说:“48岁自然受孕不是没可能,但概率跟中彩票差不多,而且胎儿畸形率比年轻产妇高不少,孕期还容易得高血压、糖尿病,生的时候大出血的风险也大。” 医生的话像一盆冷水,可王姐心里的火苗没彻底灭。她跟我说:“我不是不知道风险,我就是有时候看着小区里的宝妈推着婴儿车散步,就想起我大女儿小时候,我抱着她在楼下晒太阳,她揪我头发我还笑。现在家里的婴儿床早就收起来了,堆在阳台角落,上面落满了灰。” 其实我特能理解王姐的心思,不是她“贪心”,是“陪伴”这东西太勾人了。我们总说“养儿防老”,可现在的年轻人,能把自己的日子过明白就不错了,哪有精力天天陪着父母?王姐想要的不是“再养一个孩子防老”,是想要一个能让家里“活”起来的理由,一个能让她觉得“我还有用”的牵挂。 不过话说回来,生不生孩子,真不是“我想生”就能决定的。我跟王姐说:“你不如跟老公先去做个体检,看看身体条件到底怎么样,顺便也跟两个女儿聊聊,说不定她们有别的想法呢?比如大女儿要是说‘妈你过来跟我住’,或者小女儿说‘我下个月休年假回家陪你’,说不定你这心思就变了。” 王姐后来跟我反馈,她跟大女儿说了想生孩子的事,大女儿当场就哭了,说“妈我对不起你,我不该嫁这么远”,还说“我今年国庆就回家,待半个月,咱娘俩去周边旅游”。小女儿也专门给她打了视频电话,说“妈你要是觉得闷,我给你报个广场舞班,或者你跟我爸去旅游,费用我包了”。 现在王姐没再提生孩子的事了,她跟我说:“其实我也不是非生孩子不可,就是想有人陪。现在女儿们上心了,我跟老公也计划着下个月去桂林旅游,听说那边的山水好看,还能尝尝桂林米粉。” 说真的,像王姐这样的情况,真不少见。我们总以为父母老了,只要有钱花、有饭吃就行,可忘了他们最缺的是“热闹”。或许你现在正在外地打拼,或许你觉得“我有空就给爸妈打电话”就够了,但不妨试试多跟他们说几句“废话”——比如“妈我今天吃了碗面,没有你做的好吃”,比如“爸你上次说的那个钓鱼竿,我给你买了”。 最后问大家一句:你爸妈有没有跟你说过“家里太静了”?你是怎么跟他们聊的?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看看,原来父母想要的陪伴,其实没那么难。 同房生活

0 阅读:0
忆优

忆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