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开拆了!政府还在停摆,特朗普却开始大兴土木,对如今水深火热的美国现状毫不在乎

地缘历史 2025-10-23 11:53:02

白宫开拆了!政府还在停摆,特朗普却开始大兴土木,对如今水深火热的美国现状毫不在乎,到底是太过自信还是已经开始摆烂了? 10月20日早上,华盛顿的天刚亮,一群重型机械就悄然驶入白宫东侧。推土机低吼着撞开了第一块墙皮,水泥碎石飞溅,尘雾遮天   没有人预料到,美国总统会选择在政府关门的第三周,悄悄拆除东翼,开启一个耗资2.5亿美元的“国家宴会厅”工程。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计划根本没有走完整的法律程序。   白宫作为国家历史地标,受到《国家历史保护法》严格保护,任何改动都需经过公众听证和历史保护委员会审批。   可这次,没人听见开工前的任何一声招呼。   特朗普的解释很简单:这是私人捐献的项目,不花纳税人一分钱。他甚至列出了亚马逊、微软这样的金主名单。   但谁能信?在军人工资都靠“超级富豪赞助”的停摆日子里,谁敢相信这场演出没有剧本?   工地外围拉起了封锁线,白宫对公众开放的所有参观项目也随之取消。   昔日人头攒动的草坪,如今只剩下机器的轰鸣和警察的警告声。   第一夫人办公室、总统电影院也被迫迁移,连那棵在东翼生长了近百年的樱花树,也在夜色中被连根拔起。   特朗普说这是“现代化改革”,是让白宫“与时俱进”。   可当记者拍下宴会厅模型时,公众看到的却是金色墙面、水晶吊灯、弯腿沙发——几乎是海湖庄园的翻版。   他不是在翻修白宫,他是在把它重塑成自己的宫殿。他要留下的不是总统的任期,而是个人的印记。   白宫通讯联络主任史蒂文·张高调支持,称总统有权“代表国家形象做出必要改造”。   但反对声早已掀起狂潮。民主党参议员蒂娜·史密斯怒斥:他把国家象征当成他的私人会所。   与此同时,美国国家历史保护信托基金会已正式提交法律申请,要求立即中止施工。   抗议者聚集在宾夕法尼亚大道,挥舞着“别动我们的白宫”标语。   拆白宫的同时,华盛顿正陷入另一场瘫痪。政府已经停摆21天,75万联邦雇员无薪放假。   国家公园关闭,签证服务瘫痪,甚至130万军人的薪资也悬而未决。   特朗普对此的回应不是妥协,而是宣称“由富豪资助军队”,这一说法被舆论讽为“军事私有化”。   经济每周损失高达150亿美元,国会山却陷入拉锯。共和党坚持要先通过重启政府的纯拨款法案,民主党则要求包含医保条款。   两党互相指责,谁也不让步。特朗普却一头扎进了宴会厅,仿佛只要大厅够金光闪闪,危机就不会找上门。   与此同时,关税政策的法律挑战也在悄然发酵。   今年4月,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加征高额关税。   可5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他“严重越权”,明确总统无权以“贸易逆差”为由随意加税。   白宫不服,火速上诉,甚至称这一裁决为“司法政变”。若最终败诉,联邦政府将面临数百亿美元的退税压力。   外交上也并不安稳。特朗普想用一次“突访朝鲜”来制造外交奇迹,但朝鲜用导弹回应了他的“善意”。   俄乌战局上,普京虽答应会晤,却在同一天轰炸了基辅。   中美之间的贸易协议也只停留在声明层面,特朗普的“协议”更像是自说自话。   对台湾问题的轻描淡写,也被批评是对大陆“代言”,暴露出美国在亚太战略中的疲软。   在这样一个内外交困的节点,特朗普却选择大动干戈、拆除白宫。   他想用宴会厅来掩盖政策失败,用金光闪闪的大厅遮住破产的预算,用水晶吊灯折射出一个虚构的“伟大美国”。   可现实是,白宫正在变成一个镶金的逃避舱,而他正被愤怒的现实一步步逼近。   就像那堵被推土机撞碎的墙,特朗普的“总统神话”也正在坍塌。   他已不再是那个能操控舆论、主宰节奏的强人,而是一个试图用豪华装修逃离失败的政客。   他怕的,不是东翼的老墙塌了,而是自己正在成为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那个人。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