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生在某平台花4.5万买了50克金条,第二天金价上涨,他提前高价转卖,却发现订单显示“已取消”,物流半道被拦截。联系商家说是平台的锅,找平台又推说“系统判定异常”,最后订单直接被删除,平台只愿赔200元,而郑先生因被迫高价补购,损失近2000元。 一、买金条秒变“空欢喜”!金价涨了,订单没了 郑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以为的“理财小赚”,最后竟成了“哑巴亏”。10月10号,他在某平台的首饰官方旗舰店逛时,发现金价合适,就以900.3元/克的价格,下单买了一块50克的金条,总共花了45015元。 当时金价正慢慢上涨,郑先生心里还挺高兴,想着等金条到手就能小赚一笔。没等收货,他就提前联系好买家,以当天最新的市价把金条转卖出去了——这波操作,本来稳赚不亏。 可到了10月11号下午,郑先生习惯性地查物流,一下就懵了:订单明明显示“派送中”,从北京发往深圳的物流轨迹都清晰可见,可订单状态却突然变成了“已取消”! “好好的订单怎么会取消?”郑先生赶紧联系商家客服,对方却说:“我们没权限取消订单,是平台那边操作的,你找平台问吧!” 他又火急火燎地找平台客服,得到的解释更离谱:“你的订单被系统拦截了!系统会根据你的下单行为、收货地址、账号历史综合判定,要是买的数量超过正常需求,损害其他用户利益,就会拦截取消。”还建议他“换个账号或时间段再买”。 郑先生当场就急了:“我就买一根金条,怎么就‘超过正常需求’了?而且我只是下单后改了次收货地址,从北京改到深圳,这也算异常?” 从11号到13号,郑先生天天找客服,每次都是“会有专员跟进”“请耐心等待”,可问题始终没解决。更让他气愤的是,没过几天,他再去查订单,发现购买记录直接被删除了!“要不是我提前截了图,这订单就跟从没发生过一样!” 10月14号,因为订单取消超时,平台把45015元退回到了他账户,可这时候金价已经涨到了940元/克。郑先生之前已经把金条卖出去了,没办法,只能咬牙以940元/克的价格重新买了一根,一进一出,直接亏了近2000元! 后来平台客服给他打电话,轻描淡写地说“补偿你200元”,这让郑先生彻底寒了心:“我亏了2000,就赔200?还删我订单,连个正经解释都没有!” 二、法律拆解:平台这波操作,违法又违约! 很多人看完都替郑先生抱不平:“平台这不是耍无赖吗?涨价了就取消订单,还删记录,太欺负人了!”从法律角度看,平台的行为不仅不讲理,还涉嫌违法违约! 1. 下单成功=合同成立,平台无权单方面取消 首先要明确一个关键点:只要你在平台下单付款,商家确认发货,买卖双方的合同就已经成立了,受《民法典》保护,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违约。 郑先生已经支付了全款,商家也已经发货,物流都走了一半,这时候平台突然拦截订单、强制取消,属于典型的单方面违约行为。根据《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平台说“系统判定异常”,这根本不能作为取消订单的理由。就算系统判定有问题,也得先和郑先生沟通核实,而不是直接拦截取消,更不能删除订单销毁证据——这纯属“霸王操作”! 2. 删订单+只赔200,平台在“敷衍维权” 更过分的是平台“删除订单”的操作。订单记录是证明买卖关系存在的重要证据,平台擅自删除,本质上是在“销毁证据”,试图逃避责任。幸好郑先生提前截图,不然维权都没证据,这波操作真是“心机满满”。 至于“赔偿200元”,更是杯水车薪。根据《民法典》第584条规定: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额要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郑先生因为平台违约,被迫高价补购金条,产生了近2000元的差价损失,这属于“直接实际损失”,平台必须全额赔偿,而不是只给200元“打发叫花子”。 3. 网友同款遭遇:这不是个案,是平台“套路” 郑先生把经历发到网上后,很多网友留言说自己也遇到过同款情况:“我买白银的时候,一涨价平台就不发货,最后取消订单只赔几十块!”“买了耳钉,涨价后商家直接说没货,投诉后订单就消失了,没证据只能认栽!” 这说明平台的“涨价取消订单”不是偶然,而是有预谋的“套路”:低价时接订单,金价/银价一涨,就用“系统拦截”“订单异常”为借口取消,既不用发货,又能规避高价履约的损失,最后给点小钱补偿,欺负消费者维权难。 但从法律上讲,不管平台找什么借口,只要合同成立,单方面取消订单就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留好订单截图、聊天记录、物流信息,果断维权! 你觉得平台应该全额赔偿郑先生的2000元损失吗?你是选择认栽,还是果断维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郑先生在某平台花4.5万买了50克金条,第二天金价上涨,他提前高价转卖,却发现订
笔尖下说法
2025-10-18 18:03: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