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站惊现“单车山”,民警直呼“太夸张
静静心意
2025-10-18 15:03:46
打开连云港那家废品站的铁门时,办案民警彻底愣住了:近两层楼高的铁堆里,全是各品牌共享单车的残骸 —— 铝合金车架、钢铁车轮、塑料车座被分门别类堆放,曾经方便市民出行的公共资源,成了等待熔铸的废铁。
这不是小打小闹的盗窃。2023 年 6 月,上海某共享单车公司 140 辆单车一夜消失,GPS 显示多数车辆 “心跳暂停”—— 定位装置被人为破坏,只剩两三辆指向这片空地。顺着监控里深夜运车的厢式货车,警方跨省揪出了这个 11 人团伙,当场查获被盗单车超 1 万辆,涉案金额超千万元,创下国内同类案件纪录。
内鬼指路 + 反侦察,每辆赚 150 元的 “生意经”
这伙人的操作藏着周密算计。主犯李某新本是废品站员工,盯上共享单车后,花 30 元 / 辆贿赂了共享单车公司前员工赵某,精准获取偏僻路段和仓库的车辆点位。为规避企业检查,他们专挑深夜作案,剪断带 GPS 的智能锁留在原地,制造 “车辆仍在使用” 的假象,再悄悄把整车运走。
一开始三人作案效率太低,李某新干脆 “产业化”:以 40-80 元 / 辆雇人偷车,再以 105 元 / 辆收购其他小偷的货,拆解后按材质卖给钢厂,每辆能赚 150-200 元,比直接转卖多赚近一倍。可荒诞的是,盗车速度太快,收赃的人来不及变卖,反倒欠了李某新 20 多万赃款。
卖 105 元也是重罪!13 年刑期算清 “法律账”
“以为拆了当废品卖不算大事”,这是团伙成员最天真的想法。他们不知道,法律量刑看车辆实际价值 —— 每辆共享单车成本约 2000 元,1 万辆就是 2000 万元,早已远超 “盗窃数额特别巨大” 的标准(通常 30 万元以上)。
2024 年法院宣判给出了答案:主犯李某新获刑 13 年、罚金 50 万元,内鬼赵某因职务侵占罪判 5 年,其余 9 人分获 3-8 年有期徒刑,120 余万元赃款被追缴。要知道,哈尔滨曾有盗窃 1100 辆单车获利 7 万元的主犯被判 11 年,这伙人偷了近 10 倍的量,刑期自然更重。
网友炸锅:这账算得太蠢!
案件曝光后,评论区彻底沸腾:“新车几千块卖 105,偷一万辆的力气不如去打工”“收赃的倒欠钱,这是把‘偷鸡不成蚀把米’玩明白了”。更有人戳中关键:“低价二手自行车千万别买,说不定就是赃物,小心惹祸上身”。
共享单车的防盗漏洞也引发热议。有网友建议:“智能锁该升级了,别让剪锁就能蒙混过关”。而这伙人的结局早已说明:再精明的 “歪脑筋”,也算不过法律的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