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了 2025年10月1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

好学百灵鸟 2025-10-18 08:13:17

就在刚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了 2025年10月1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后宣布,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双边或三边会谈以推动和平,而特朗普也强调俄乌冲突是时候结束了。 真正耐人寻味的是时间点。就在泽连斯基抵达华盛顿的前一天,特朗普与普京通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话。白宫称通话“坦诚而深入”,但全程未提乌克兰参与后续谈判的可能性。消息一出,国际舆论哗然——一场决定乌克兰命运的对话,主角却不在场。 这让人不禁想起一位网友的犀利点评:“这不是和平谈判,是战后分蛋糕前的碰头会。” 泽连斯基当然不甘心只做配角。他在会谈中再次提出关键诉求:希望美国提供“战斧”Block V巡航导弹。这款武器射程可达2000公里,意味着乌军将有能力打击俄纵深目标,打破当前战场僵局。然而,特朗普的回应极为谨慎,仅表示“正在评估风险”,并反复强调“提供远程武器可能引发局势升级”。 说白了,美国现在追求的不是“谁赢”,而是“怎么停”。对特朗普而言,迅速结束俄乌冲突,既能为国内营造“外交胜利”的氛围,又能避免进一步卷入长期消耗,可谓一举两得。他的真实意图,或许正如他早前公开所说:“欧洲应该为欧洲的安全多出钱,美国不能永远当救火队。” 而欧洲呢?嘴上支持乌克兰,行动却越来越迟疑。德国新政府面临财政压力,法国国内反战声浪上升,东欧国家虽态度强硬,但军援能力有限。乌克兰每月需50亿美元维持战线,这笔钱正变得越来越难凑。 俄方态度则始终如一:强硬且清晰。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放话,若乌克兰获得“战斧”导弹,将被视为“战争性质的根本转变”,俄方必将采取“对等且更强硬的回应”。这不仅是威慑,更是一种战略信号——莫斯科不会接受战场上的战略劣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泽连斯基的“开放谈判”表态,更像是现实压迫下的无奈选择。他清楚,没有外部强力支持,单靠乌克兰自身,已难以实现战场突破。与其耗尽国力,不如争取在谈判桌上保住部分成果。 但问题在于:谁掌握谈判的主导权? 目前来看,答案显然是美俄。特朗普已确认将赴布达佩斯与普京举行面对面会谈,且明确表示这将是“双边会晤”。乌克兰不会在场。这意味着,未来任何停火协议的框架,很可能由华盛顿和莫斯科先定调,再交由基辅“选择接受或拒绝”。 有分析指出,这正在演变为一种“新现实主义”外交:大国通过直接对话管控冲突,小国则被迫接受既成事实。一位国际关系学者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这不是1945年,也不是1989年,这是2025年——一个强权回归、规则退潮的时代。” 当然,会谈也并非毫无成果。美乌同意深化防空合作,推动无人机技术共享,并探讨建立长期安全伙伴关系。泽连斯基强调:“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空头承诺,而是可信赖的安全保障。”但遗憾的是,这种保障至今仍停留在口头阶段。 战争打了三年多,人们从最初的“支持到底”逐渐转向“如何收场”。这不一定是背叛,而可能是现实的清醒。 有网友感慨:“三年前我们为乌克兰的抵抗感动,两年前我们相信正义必胜,现在我们只希望它能体面地活下去。”这话听着心酸,却道出了许多人的复杂情绪。 和平从来不是靠呼吁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实力、筹码,也需要大国的善意与克制。而现在的乌克兰,正在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在大国博弈的缝隙中争取生存空间。 这场白宫会晤,或许不是和平的开始,而是新阶段的开启——一个更现实、更冷峻、也更危险的阶段。 你怎么看?是支持尽快停火,哪怕意味着妥协?还是坚持必须恢复领土完整?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斯连斯基 泽连斯基禁谈令

0 阅读:214

猜你喜欢

好学百灵鸟

好学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