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总统特使的面,俄罗斯退役老兵大骂政府,普京对卡德罗夫的纵容,早晚会激怒俄罗斯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18 07:32:17

当着总统特使的面,俄罗斯退役老兵大骂政府,普京对卡德罗夫的纵容,早晚会激怒俄罗斯军方! 俄罗斯托木斯克的一场老兵活动,近来成了舆论焦点。“空军老兵协会”组织的演讲现场,托木斯克州长马祖尔、俄总统驻西伯利亚联邦区全权代表谢雷舍夫等政要端坐台下,却挡不住退役老兵们直击要害的批评——面对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对前俄军将领的公然侮辱,克里姆林宫为何始终默不作声? 这场风波的源头,要追溯到9月的一份改名提案。车臣地方议会向国家杜马提交法案,计划将境内几座由哥萨克村庄发展而来的城镇更名,新名字刻意抹去哥萨克特色,走中性化路线。这本是地方事务,却意外点燃了矛盾的导火索。 前俄军空降兵司令、现任国家杜马议员沙马诺夫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在他看来,哥萨克文化是俄罗斯历史的重要一环,抹去城镇名字里的哥萨克印记,本质就是在搞“去俄化”,这是对国家文化根基的动摇。 可谁也没想到,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的回应会如此激烈——不仅大骂沙马诺夫是“卑鄙的恶棍”,更要求启动审判程序,追究沙马诺夫在两次车臣战争期间率领空降兵参战的责任。 这番话像一颗炸弹,在俄罗斯老兵群体中炸开了锅。对那些亲历过两次车臣战争的老兵而言,那段岁月是用鲜血写就的记忆。他们奔赴战场,是为了保卫俄罗斯的领土完整,是为了打击分裂分子与极端势力,每一位参战者都该是受人敬仰的英雄。 如今卡德罗夫却要翻旧账、追责英雄,这难道不是在否定当年普京政府的决策?难道不是在寒所有军人的心?可面对老兵们的愤怒,克里姆林宫的反应却异常平静,既没有公开表态,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仿佛想靠“拖字诀”让事情慢慢冷却。 有人说克宫此举是软弱,可细想之下,这背后藏着现实的无奈。要是在和平年代,以普京的行事风格,面对卡德罗夫这般肆无忌惮的言行,或许早会出手敲打,绝不会任其越界。但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俄乌冲突的硝烟还未散去,前线战场需要兵力填补,卡德罗夫麾下的车臣部队是重要力量之一,此时与卡德罗夫闹僵,无异于自断臂膀。 更关键的是,车臣的稳定牵动着整个北高加索地区的局势。北高加索向来是俄罗斯的敏感地带,民族成分复杂,历史矛盾深厚,一旦车臣因这场风波乱起来,很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带动周边地区陷入动荡。当下的俄罗斯,一边要应对前线的战事,一边要稳住国内的局面,根本承受不起北高加索生乱的代价。 如此看来,克里姆林宫的“沉默”,更像是权衡利弊后的妥协。可妥协终究有代价,纵容只会让不满不断累积。现在不满的还只是退役老兵,可谁能保证这种情绪不会蔓延到现役军队中? 军人最看重的就是荣誉与尊严,当自己曾经的战友、曾经的将领被公然诋毁,而国家层面却无动于衷,他们心中的失落与愤怒可想而知。这种情绪就像埋在地下的火种,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随时可能爆发。 有人或许会问,难道普京真能一直装聋作哑下去?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现在之所以还能维持表面的平静,不过是因为俄军高层如格拉西莫夫等人尚未公开表态。一旦这些军方核心人物站出来,为沙马诺夫、为军队荣誉讨要说法,普京就再也没有回避的余地。 到那时,他必须在卡德罗夫与军方之间做出明确抉择,必须拿出一套能平息众怒的解决方案——是敲打卡德罗夫以安抚军方,还是继续安抚卡德罗夫而冒失去军方信任的风险?无论怎么选,都注定是一场艰难的博弈。 俄罗斯向来有尊重军人的传统,军队更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对卡德罗夫的纵容,看似是为了眼前的局势妥协,实则是在消耗军队的信任与士气。当老兵们在公开场合直言批评,当现役军人的不满在私下蔓延,这场由改名引发的风波,早已超出了地方事务的范畴,演变成对国家公信力与军队荣誉的考验。 普京若不能及时拿出应对之策,等到矛盾彻底激化,恐怕会面临比当下更棘手的局面。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失去了军队与民众的支持,再高明的政治手腕也难以维系稳定。 俄罗斯军人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