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拉尼抵达莫斯科,享受红毯待遇,晚点到克宫见普京   当地时间15日,叙利亚临时

史鉴奇谈 2025-10-17 17:03:25

朱拉尼抵达莫斯科,享受红毯待遇,晚点到克宫见普京   当地时间15日,叙利亚临时总统沙拉(朱拉尼)抵达莫斯科,即将开始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从照片看,虽然俄叙两国关系略有龃龉,但俄罗斯仍然按照外交礼节,在飞机舷梯上铺了红毯。不过目前还不知道机场是否布置了仪仗队,鉴于朱拉尼只是临时总统,算没有仪仗队迎接,也不算是被怠慢。   要知道,就在朱拉尼启程前,还有不少外媒炒作两国在能源合作和战后重建问题上存在分歧,甚至有人预测俄罗斯可能会降低接待规格。但从机场画面来看,俄罗斯显然没打算在礼节上做文章,红毯的长度和铺设位置都符合国家元首级访问的标准,每一步都透着对叙利亚的基本尊重。   朱拉尼走下舷梯时,身着深色西装,脸上带着沉稳的表情。俄罗斯外交部负责中东事务的官员已经在梯旁等候,两人先是握手寒暄,随后并肩沿着红毯走向迎接车辆,整个过程没有多余的拖沓,却也没少了该有的仪式感。   现在外界最关心的,是机场有没有安排仪仗队。毕竟对很多国家来说,仪仗队是衡量接待规格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临时国家元首出访时,仪仗队的有无往往会被解读出不同的信号。不过截至目前,无论是俄罗斯官方发布的消息,还是现场媒体拍摄的画面,都没出现仪仗队的身影。   但这事儿真算不上俄罗斯怠慢朱拉尼。首先,朱拉尼的身份是“临时总统”,和正式通过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在法理上有区别,接待规格适当调整本就在情理之中。其次,回顾最近几年俄罗斯接待其他临时领导人的案例,大多也没安排仪仗队,比如去年中亚某国临时总统访俄时,同样只有红毯和官员迎接,没有仪仗队环节。   从另一个角度看,俄罗斯更看重的是这次访问的实际内容,而非表面的规格。朱拉尼这次来莫斯科,核心目的是推进俄叙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叙利亚战后重建和能源开发上寻求俄罗斯的支持。而俄罗斯也需要通过加强与叙利亚的关系,巩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毕竟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重要的战略支点,两国在军事、经济上早就绑定在了一起。   之前之所以有“俄叙关系龃龉”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双方在叙利亚北部油田开发的合作细节上没谈拢,俄罗斯能源企业希望获得更长期的开采权,而叙利亚政府则想在收益分配上争取更多利益,双方一度陷入僵持。但这种分歧属于合作中的正常博弈,远没到影响两国整体关系的地步——毕竟在叙利亚内战期间,俄罗斯出兵帮助叙利亚政府稳住局势,这份情谊是双方关系的重要基石,不会因为一时的利益分歧就动摇。   朱拉尼这次访俄,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协调双方在打击极端组织上的立场。目前叙利亚境内仍有部分极端组织残余势力,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也多次遭到袭击,双方需要进一步明确情报共享和联合行动的机制,确保各自的安全利益。   接下来,朱拉尼会前往克里姆林宫与普京会面。这次会面的地点选在克里姆林宫,本身就释放了积极信号——克里姆林宫的会客厅通常只用于接待重要的外国领导人,这说明俄罗斯对朱拉尼的重视程度并不低。两人会面时,预计会先就双边关系的整体情况交换意见,随后重点讨论能源合作、战后重建和地区安全这三个核心议题,可能还会签署几项合作备忘录,为后续的具体合作定下框架。   外界还注意到,朱拉尼的随行人员中,除了外交官员,还有叙利亚能源部和重建部的负责人,这从侧面印证了这次访问的务实导向。毕竟对叙利亚来说,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俄罗斯在基建和能源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双方合作的空间很大。比如俄罗斯可以帮助叙利亚修复受损的油田设施,提高石油产量,而叙利亚则可以用石油资源来偿还俄罗斯的投资,形成互利共赢的循环。   在地区安全问题上,俄罗斯和叙利亚的立场高度一致。双方都认为,美国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是破坏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美国以“打击极端组织”为名在叙利亚东北部驻军,实则控制当地的油田资源,这一行为既违反国际法,也损害了叙利亚的主权和利益。因此,朱拉尼和普京在会面时,很可能会共同谴责美国的行为,并呼吁国际社会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完整。   现在,克里姆林宫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会面的具体议程虽然还没对外公布,但从双方此前释放的信号来看,这次会面大概率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毕竟对俄罗斯和叙利亚来说,加强合作是双方的共同需求,也是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