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文网10月15日报道:“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这项措施旨在对抗中国在商业造船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帮助振兴美国本土造船业。北京警告称将进行报复,也将对美国船舶收费。继出口限制和关税之后,贸易战进一步扩大。” 之前美国就搞过出口限制,芯片、半导体设备这些关键东西都不让卖给中国,后来又加关税,把中国不少商品的进口成本抬得老高。现在又盯上船舶港口费,很明显贸易战的圈子越扩越大,从高科技领域蔓延到了造船航运这块。 先说说中国造船业为啥能让美国这么紧张。这些年中国造船企业不管是技术还是产能都在飙升,全球每10艘商船里,差不多有6艘是中国造的。不管是大型集装箱船、油轮,还是专门运天然气的LNG船,中国船厂都能接,而且交货速度快、质量还过硬,价格比欧美船厂低不少,客户自然愿意找中国合作。 美国本土造船业早就没了当年的风光,工人老龄化严重,技术更新慢,造一艘船的成本比中国高30%还多,工期还能拖上一年半载。不少美国航运公司为了省钱,都跑去中国订船,这就让美国本土船厂更难混,只能靠政府补贴过日子。 美国这次搞港口费,就是想给中国船舶加负担,让中国造的船在美国港口停靠时成本变高,这样美国航运公司可能就会犹豫,转头去订美国本土造的船。 可他们没算明白,中国船舶在美国港口的业务只是一部分,中国造船业的客户遍布全球,欧洲、东南亚、中东的航运公司都是老客户,就算美国这边成本涨了,也影响不了中国造船业的整体盘子。 更关键的是,中国也有大量的港口,美国船舶来中国停靠的次数可不少。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能源,还有不少工业产品,都得靠美国货轮运过来。中国要是对美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美国航运公司的成本也得往上飙,最后这笔钱还得算在货物价格上,美国出口商和中国进口商都会受影响,甚至美国消费者买东西也得花更多钱。 之前美国加关税的时候就吃过这亏,不少美国零售商因为进口中国商品成本涨了,只能提高售价,最后是美国老百姓买单。现在又搞港口费,很可能重蹈覆辙。 再看航运业的连锁反应,全球航运线路都是串在一起的,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航线更是重要通道。要是两边都加港口费,航运公司可能会调整线路,绕开对方港口,或者提高运费,这会让中美之间的贸易成本整体上升。 中国的制造业依赖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美国的农业和能源出口也依赖中国市场,航运成本涨了,两边的企业都会受挤压。比如美国农民本来就因为之前的关税,出口到中国的大豆、玉米少了不少,现在要是航运成本再涨,他们的利润空间就更小了。 美国政府可能觉得这招能帮本土造船业,可实际上美国造船业的问题不是靠加港口费就能解决的。美国本土船厂缺的是技术创新和产能提升,而不是靠打压竞争对手。就算中国船舶在美国港口成本高了,美国本土船厂也没法快速提升产能,满足市场需求,最后可能还是得靠进口外国船舶,只不过换成了韩国、日本的船厂,还是轮不到美国本土船厂。 中国这边的报复措施也不是随便说说,中国有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这些全球顶级的大港,美国船舶每年在这些港口停靠的次数超过5000次。中国要是加征港口费,美国航运公司每年得多花几亿美元,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而且中国还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毕竟很多国家都受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比如之前美国对钢铁、铝加关税,就惹恼了欧盟、日本、韩国这些盟友。现在美国又对中国船舶下手,其他国家也可能担心自己的船舶行业会被盯上,说不定会跟中国站在一起,反对美国的单边措施。 贸易战从来没有赢家,之前美国加关税、搞出口限制,已经让中美两国的企业都蒙受了损失,现在又把船舶港口费扯进来,只会让双方的矛盾更激化。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问题,可美国总是搞单边主义,动不动就用制裁、加费的手段,这样下去只会让全球贸易秩序更混乱。 美国要是真为本土造船业着想,不如把精力放在投入研发、培养技术工人、降低造船成本上,而不是靠打压别人来给自己铺路。中国造船业的发展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和全球客户的认可,不是靠谁让出来的。美国想靠港口费挡住中国造船业,根本不现实,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 现在双方都放出了狠话,接下来就看谁先迈出下一步。要是美国真的实施港口费,中国肯定会跟进报复,贸易战的火苗只会烧得更旺,最后受伤的还是中美两国的企业和老百姓,甚至会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节奏。
别再扯什么储量和高科技了,稀土的命门,在“矿渣”里。一卡车矿石,提炼1克稀土,剩
【57评论】【1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