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白宫突然宣布了 10月17日,外媒:白宫拟延长汽车进口零部件关税

好学百灵鸟 2025-10-17 09:11:02

就在刚刚 美国白宫突然宣布了 10月17日 ,外媒:白宫拟延长汽车进口零部件关税减免措施 对福特、通用等苦关税久矣的美国车企来说,这无疑是盼来的“救星”,但政策里藏着的“两面性”,却让市场看得一头雾水。 这场政策转向的背后,是车企数月来的密集游说与实在扛不住的成本压力。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关税,让进口零部件、钢铁铝材等原材料成本飙升,仅福特二季度就因关税亏损8亿美元,通用更是亏了11亿美元[__LINK_ICON]。要知道,美国车企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即便是本土组装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也常来自海外,高关税等于直接往产业链上“砍刀”——通用曾被估算每年要缴130亿美元进口关税,车企根本无力独自消化[__LINK_ICON]。如今延长减免,本质是白宫在行业重压下的妥协,也是车企游说战的胜利。 可这份政策刚让车企看到曙光,另一重争议就冒了出来:一边给零部件关税“松绑”,一边却要正式对进口卡车加征关税,理由还是“维护国家安全”[__LINK_ICON]。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操作,实则是在平衡不同利益:减免零部件关税能帮本土车企降成本、稳产能,而加征进口卡车关税,则是试图保护美国本土卡车制造企业,抵御来自墨西哥、加拿大等国的竞争[__LINK_ICON]。但业内早已戳破矛盾:北美卡车产业链高度一体化,很多进口卡车的关键部件本就来自美国,加税最终只会推高成本。 更值得深思的是,所谓“政策调整”从未真正让成本消失,只是换了承担者。专家早就指出,关税成本终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车企会通过涨价等方式转嫁给消费者[__LINK_ICON]。高盛此前就预警,年底消费者可能要扛下一半多的关税成本。如今零部件关税减免或许能暂缓乘用车涨价压力,但进口卡车加税已埋下隐患——美国卡车协会估算,若对墨西哥进口重卡加征25%关税,单车价格可能从17万美元飙升至22.4万美元,最终还是货运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买单[__LINK_ICON]。 从“加税护制造”到“减税救车企”,美国的关税政策始终在摇摆中寻找平衡。可无论怎么调整,违背全球供应链规律的操作,终究会让成本在产业与民众之间反复转嫁。车企股价或许会因成本下降上涨,但普通人的购车、用车负担是否真能减轻?这场看似“救市”的政策,到底是帮了行业还是坑了消费者? 你怎么看白宫这波“矛盾操作”?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5
好学百灵鸟

好学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