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大快人心,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不是不报,时机未到。你美国不是要把北约扩到俄罗斯家门口么,想俄罗斯也不是逆来顺受的主,这不机会就来了。 历史总爱跟人开玩笑。1962年那个十月,加勒比海的波涛见证过人类最接近毁灭的时刻。赫鲁晓夫悄悄把核弹运进古巴,肯尼迪下令封锁海域,世界在核战边缘颤抖了整整十三天。谁曾想六十二年后的今天,导弹危机的幽灵再度盘旋在哈瓦那上空。 “榛树导弹”可不是普通武器。它飞得比音速快十倍,相当于每秒跨越三公里,从古巴发射到华盛顿只需十二分钟。五角大楼的拦截系统面对这种速度,就像用渔网捕捉闪电。北美防空司令部那些将军们,今晚怕是要对着雷达屏幕失眠了。 地缘政治从来都是螺旋上升的戏剧。当年苏联在古巴吃瘪撤军,如今俄罗斯卷土重来。美国在波兰部署“陆基宙斯盾”,莫斯科就在美国后院点燃烽火。这套以牙还牙的博弈,让人想起冷战时期那句名言——“你敢捅我鼻子,我就戳你眼睛”。 北约东扩的列车开了二十多年。1999年吞下波兰,2004年收编波罗的海三国,最近连乌克兰都快要成为餐桌上那道主菜。克里姆林宫里的那位曾说:“你们真以为北极熊会安静地看着巢穴被拆?”现在,答案写在加勒比的海风里。 国际关系里有个铁律:安全困境。你追求绝对安全,意味着别人要承受绝对危险。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时,可曾想过莫斯科的失眠夜?现在佛罗里达居民望着南方海域,终于体会到伏尔加格勒居民看西方边境的心情。 不过别被情绪蒙蔽双眼。古巴同意的只是“部署”而非“赠送”,这步棋留着太多变数。就像下象棋,把车推到河界不是真要将军,而是在喊话:该回到谈判桌了。莫斯科真正要的,或许是阻止北约继续东进的筹码。 看看地图就明白。从古巴到迈阿密仅隔个海峡,比从加里宁格勒到柏林近得多。美国本土第一次面临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威慑,那些认为大洋是天然屏障的幻想,在10马赫的导弹面前碎成浪花。 但危机往往孕育转机。1962年导弹危机最终催出《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白宫与克里姆林宫架起红色热线。今天的博弈或许也能逼出新的游戏规则,毕竟谁都不想重温核冬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真是大快人心,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不是不报,时机未到。你美国不是要把北约扩到俄罗
小鸣谈天下
2025-10-16 22:54:39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