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宣布!   北京时间10月15日,以色列突然宣布,当地时间15日要重新打开

菲菲谈国际 2025-10-16 18:07:24

以色列宣布!   北京时间10月15日,以色列突然宣布,当地时间15日要重新打开拉法口岸!   拉法口岸,就在加沙地带最南边,它是加沙跟外面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不用经过以色列控制的“生命通道”,自打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这地方就成了冲突双方还有那些帮忙调解的势力互相较劲的“战场”。   10月10号,哈马斯和以色列好不容易达成了停火协议的第一阶段,里面明确写着拉法口岸得在72小时内开放。   国际社会都盼着这协议能让加沙的人道危机缓一缓,毕竟,加沙被战火折腾得够惨了,物资早就短缺得不行,吃的、喝的、治病的药,还有发电用的燃料,啥都缺。   可这协议执行起来,哪有那么容易,10月14号,以色列就跳出来说,哈马斯没按时把所有被扣押人员的遗体交出来,所以口岸就不开了。   这一下,加沙的援助通道直接就断了,口岸外面,一辆辆满载物资的卡车排起了长队,联合国还有好多援助组织都急得直跺脚,加沙的医院因为没燃料,都快撑不下去了,好多伤病员躺在床上疼得直哼哼;普通家庭也没水没粮,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   以色列这一招,明显就是把人道主义通道当成了谈判的筹码,把加沙老百姓的生存需求当成了政治博弈的棋子。   就在局势僵得不行的时候,10月14号,哈马斯通过红十字会,给以色列送去了4具以方被扣押人员的遗体,这一招可太关键了。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之前还气呼呼地指责哈马斯故意拖延,不遵守停火协议呢,结果才过了一天,以色列就宣布要重新开放拉法口岸,这转变也太快了,其实啊,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   对以色列来说,开放口岸既是得履行停火协议,也是在国际社会面前表现表现,证明自己“说话算话”,毕竟,国际社会对加沙的人道危机关注度越来越高,美国、欧盟这些西方国家也承受着不小的舆论压力。   而哈马斯移交遗体也是一种策略性的妥协,他们也想让口岸赶紧开,好让加沙老百姓能拿到急需的物资,缓解一下困境,这遗体移交和口岸开放的事儿,其实就是双方在政治、军事还有人道层面的一场深度较量。   10月15号一大早,第一辆装满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缓缓驶过拉法口岸,加沙老百姓的眼睛里一下子就燃起了希望,燃料箱、食物包、医疗用品,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不只是能填饱肚子、治病的必需品,更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和平的渴望。   一位在口岸外面等着物资的加沙老人,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我们都等了整整十天了,没水没面粉,这点援助就是救命的啊!”   可这口岸开了,并不意味着加沙的人道危机就彻底解决了,哈马斯还有24具遗体没交呢,他们说找这些遗体太难了,得扒开瓦砾,这活儿不好干,要是交遗体的进度太慢,以色列会不会又把口岸给关了,谁也说不准,而且,停火协议里也没说清楚以色列啥时候全面撤军,专家都说了,以色列随时可能重新打起来。   拉法口岸一会儿开一会儿关,说到底,就是人道和政治在打架,在这场争斗里,加沙老百姓成了最倒霉的,他们本来应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结果因为冲突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来争去,就陷入了绝境。   人道主义援助,这是国际社会对受难者的基本责任,不能被任何一方当成谈判的筹码,国际社会得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巴以双方好好履行停火协议,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人道主义通道一直畅通。   同时,也得重新好好想想“两国方案”,这才是解决巴以问题的根本办法,只有让巴勒斯坦人民有自己的国家,能跟以色列一样有平等的主权,才能真正实现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拉法口岸这次重启,虽然是个好消息,但也是个大挑战,在这场复杂的人道和政治博弈里,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尊重生命、追求和平的行动,别再把人道主义当成政治博弈的棋子了,只有这样,加沙的天空才能真正迎来和平的阳光。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菲菲谈国际

菲菲谈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