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完狠话就露怯?特朗普大豆牌彻底崩了
静静心意
2025-10-16 15:52:07
“中国故意不买大豆是经济敌对!我要停购中国食用油报复!” 当地时间 10 月 14 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的咆哮式发文,瞬间引爆全球贸易圈。可不到 24 小时,这场看似来势汹汹的威胁就成了国际笑柄 —— 他连自己要 “禁” 的是什么都没搞懂。
先看特朗普口中的 “受害者” 叙事有多站不住脚。2024 年中国还买了美国 2700 万吨大豆,占其出口总额一半以上,贡献近 128 亿美元订单。但特朗普政府一边加码关税威胁,一边搞技术围堵,中方才顺势转向南美 ——2025 年前 8 月巴西大豆对华出口占比已达 71.6%,美国大豆进口量骤降 80%。这哪是 “故意刁难”?分明是被单边主义逼出来的自保。
更荒诞的是他祭出的 “报复大招”。特朗普宣称 “美国能自己产食用油,不用从中国买”,却压根不知道中美食用油贸易的真相: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超 120 万吨废食用油(UCO),占中国出口总量 43%,这些 “地沟油” 正是美国生物燃料产业的命门。要是真切断供应,遭殃的是美国本土产业,这波操作堪称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面对这场闹剧,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堪称教科书:“贸易战没有赢家,应平等协商解决”。短短几句话戳破关键 —— 不是中国非要 “翻脸”,而是美方把谈判桌变成了威胁台。要知道美国豆农早已怨声载道:40% 大豆滞销,补贴因政府停摆无法到位,他们宁愿要中国订单也不要空头支票。
这场博弈早已不是大豆之争。中国提前布局供应链多元化,国产大豆连续三年超 2000 万吨,豆粕替代技术不断突破;而美国拿核心产业依赖的资源当筹码,暴露的全是战略误判。特朗普前几天还喊着 “要谈判”,转头就放狠话,这种反复无常只会消耗信任。
结语
从大豆到食用油,从关税到管制,中美经贸博弈的本质从来都是 “谁更有底气”。中方那句 “不愿打,但也不怕打”,既是回应也是底线。现在美国豆农还在等订单,特朗普却忙着演闹剧,你觉得这场博弈谁能笑到最后?APEC 峰会临近,双方会坐下谈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