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突然出手冻结中企,西方双标玩到芯片圈! 欧洲的秋天,寒意似乎不仅仅来自天气

朴素梦想看世界 2025-10-15 18:57:21

荷兰突然出手冻结中企,西方双标玩到芯片圈! 欧洲的秋天,寒意似乎不仅仅来自天气。就在刚刚过去的几天,荷兰政府突然出手,下达了一纸部长令,直接冻结了中资控股的半导体巨头,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分支机构的运营权限,期限长达一年。这意味着,这家公司在未来一年里,任何关于资产、知识产权、业务乃至人员的调整,全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这件事本身已经足够震撼,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荷兰政府的行政命令墨迹未干,安世公司内部的三名外籍高管,一名荷兰籍的首席法务官和两名德国籍的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就火速联手,在10月1日向荷兰企业法庭提起了紧急诉讼。 他们请求法院对公司进行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而荷兰法院的反应速度更是惊人,在连一场正式的庭审都没有开的情况下,就直接裁定,暂停了由中方大股东闻泰科技委派的董事长兼CEO张学政的全部职务。更狠的是,法院还将闻泰科技通过子公司持有的安世半导体99%的股权,暂时交由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来看管。 这一连串组合拳打下来,意义已经非常明确:中方股东虽然在法律上还是主人,但在实际上已经被暂时剥夺了对公司的所有管理权和决策权。一家年收入高达147亿人民币、在中国资本主导下经营得风生水起的全球顶尖车规芯片公司,就这样一夜之间,陷入了一场由政府行政干预和内部高管“兵变”联手导演的控制权争夺战。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了,这是一场赤裸裸的、以“国家安全”为名的地缘政治绞杀。 就在这场风暴发生前不久,闻泰科技刚刚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今年7月,公司剥离了利润较低的消费电子代工业务,进行了一次董事会大换血,引进了3名安世半导体原来的高管进入董事会,摆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姿态:未来,公司将全部的宝都押在半导体这个赛道上。从一个企业经营的角度看,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主业,引入专业人才,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操作,是为了把公司做得更大更强。但谁也没想到,这一系列在中国人看来理所当然的举动,却在遥远的欧洲,引发了一场致命的猜忌和恐惧。 荷兰政府和那几位外籍高管,究竟在怕什么?荷兰政府声称,他们的行动是为了保障供应链安全。这背后,很可能依据的是荷兰在2023年6月1日刚刚生效的《投资、并购与收购安全测试法》。这部法律授权荷兰政府可以审查那些涉及敏感技术领域的外资并购,而半导体恰恰被列为最敏感的技术之一 。但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根本经不起推敲。真正的答案,藏在那些外籍高管向法院提交的文件里。他们在文件中明确表达了一种担忧,那就是闻泰科技可能会“把公司的研发、生产、管理实体转移到中国”。 这才是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这根本不是什么国家安全问题,而是产业安全和饭碗安全问题。安世半导体是做什么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这是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这些未来产业的“心脏”和“大脑”,是决定一个国家制造业能不能在未来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所以,这三位外籍高管在荷兰政府祭出“国家安全”大棒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冲向法院,他们的目的非常直接:不仅要暂停中方CEO的职务,甚至在诉求里提出了要闻泰科技转让股权甚至控股权的要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内部矛盾或者文化冲突了,这是彻头彻尾的“夺权”,是想借着政治的东风,把这家公司的控制权,从合法的中国主人手里,再抢回去。 随着中美科技竞争的白热化,夹在中间的欧洲国家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选边站队的压力 。 而过去几十年,建立在所谓普世规则和商业信用之上的全球化信任体系,正在一片一片地崩塌、碎裂。法律和商业规则,正在变成大国博弈的新战场。安世的这场仗,才刚刚开始,它既不是第一场,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场。对中国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在未来的全球赛场上,不仅要有钱、有技术,更要有智慧、有手段,去应对一个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讲规则的世界。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朴素梦想看世界

朴素梦想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