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皮扬斯克战场冒出新鲜事!俄军空投的宣传单上印着二维码,扫码就能弹出聊天机器人,

静芙说事儿 2025-10-15 17:50:43

库皮扬斯克战场冒出新鲜事!俄军空投的宣传单上印着二维码,扫码就能弹出聊天机器人,输入信息就能拿到投降暗号和集合点,号称“安全交接”。 俄媒甚至吹成“战场自动化收降”,可细究起来全是猫腻,这根本不是什么人性化操作,分明是裹着技术外衣的心理战陷阱。 这套“机器人收降”的真面目,俄第一近卫坦克集团军的无人机班组透露了流程:先用无人机撒下印着二维码和电话的传单,乌军士兵扫码后会进入机器人对话界面。 按提示完成身份验证,机器人就会发过来具体的行进路线、集合时间,还有需要展示的识别标识,等士兵按要求赶到指定地点,俄军地面部队再出来接应。 表面看这套流程挺规范,像给投降士兵开了“绿色通道”,实际情况是,库皮扬斯克前线早就乱成一锅粥。 俄军已经控制了城区三分之一的区域,乌军36岸防旅和92突击旅被围在里面,补给线早被切断。 这种绝境下,传单上的二维码自然成了“救命稻草”。 9月24日确实有61名乌军集体投降,但这事能不能算“机器人收降”的成果,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直接跳出来否认,说这是俄军的“虚假宣传”,试图瓦解乌军士气,更诡异的是,有消息称,乌军内部有专门射杀投降士兵的人。 这种情况下,真敢扫二维码走流程的士兵,得冒着双重风险,既要防俄军的埋伏,又要躲自己人的枪口。 俄军这套操作的风险根本藏不住,集合点会不会是火力陷阱?二维码会不会被伪造?这些都是致命问题。 战场环境复杂,俄军自己都没法保证通信稳定,万一机器人发错坐标,或者信号被干扰,投降士兵走到敌方阵地,后果不堪设想。 退一步说,就算俄军真的想接收投降,前线士兵会不会执行命令?毕竟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现“假投降真偷袭”的反转。 其实俄军的真实目的根本不是收降,而是打心理战,库皮扬斯克方向的乌军已经伤亡惨重,多次成建制补充人员却从没轮换过。 波兰籍雇佣军带头投降的消息传开后,部队士气早跌到谷底,这时候抛出“机器人收降”的噱头,就是要让士兵们产生“有退路”的错觉,进而动摇抵抗意志。 传单撒下去,哪怕只有几个人扫码咨询,恐慌情绪也会在部队里蔓延。 乌军这边也没坐以待毙,除了公开否认“集体投降”的说法,还在前线加强了信号管控。 这场心理战的背后,是俄军在战场上的实际诉求,他们虽然包围了乌军主力,但逐条街道争夺的伤亡不小,要是能通过这种方式让乌军士兵主动放下武器,就能减少攻坚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频繁报道“收降成果”,能对外营造“乌军溃败”的假象,争取国际舆论主动。 可这套把戏的漏洞太明显,没有第三方监督,全凭俄军单方面说了算,谁能保证投降士兵的安全? 之前就有案例显示,有的士兵按流程投降后,直接被当成战俘关押,和走正常投降程序没区别,所谓的“特殊通道”,不过是俄军宣传的噱头。 现在的库皮扬斯克前线,二维码成了新的“战场博弈工具”,俄军撒传单、吹噱头,试图瓦解对手;乌军封信号、严管控,拼命稳住军心。 那些在战壕里盯着传单犹豫的士兵,成了这场心理战的牺牲品,他们手里的手机扫不扫码,可能都是死路一条。 说到底,“机器人收降”就是场自导自演的戏码,俄军想用最低成本瓦解乌军,乌军则要严防死守防止崩溃。 科技手段只是幌子,真正决定战局的还是前线的攻防和后勤补给,等哪天库皮扬斯克的包围被打破,或者乌军得到充足补给,这些印着二维码的传单,恐怕只会变成士兵们取暖的废纸。 战场从来不是试验新技术的舞台,所谓的“自动化收降”,不过是俄乌战争残酷本质又一个缩影。

0 阅读:4

猜你喜欢

静芙说事儿

静芙说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