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威胁:若不取消稀土管制,中国将与世界脱钩!并提出了一个恶心方案。 10月13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福克斯频道放出话来,称中国不取消稀土管制就考虑驱逐数十万中国留学生;10月15日特朗普又跟进表态,宣称要加征100%关税应对贸易摩擦。 两则强硬言论引发全球关注,可彭博社随后披露,美国商务部在贝森特放话前一天,已提交稀土出口许可申请。 这种前后矛盾的举动,让这场稀土博弈的核心矛盾浮出水面,也暴露了双方的真实处境。 先看贝森特提出的“驱逐留学生”说法,从数据层面就能看出其中的不合理性。 2024年统计显示,在美中国留学生有近28万人,而中国接收的美国学生不到一千人,贝森特强调这种失衡需要改变。 但实际情况是,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教育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美国高校的国际生学费通常高于本土学生,这些留学生带来的学费及生活消费,是不少高校运营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不少科研项目也依赖中国留学生的参与。 这种以留学生为筹码的表态,并未得到美国教育界的支持,美国高校相关协会曾发布报告,明确提到国际学生对高校科研和财政的贡献,若采取极端措施,可能对高校正常运转造成冲击。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威胁不仅难以对中国形成有效施压,反而可能影响美国自身的教育和科研发展。 特朗普提出的100%关税威胁,同样面临现实阻力,上半年贸易摩擦期间,美股曾在半个月内蒸发4万亿美元,这个数值相当于美国14%的GDP。 当时美国国内零售市场出现波动,部分日用品供应紧张,消费者开始囤积货物。 对于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美国企业来说,高额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最终会传导到生产和销售环节,企业和消费者都将受到影响。 美国在稀土问题上态度反复,核心原因在于对中国稀土产业链的依赖。 稀土是制造手机、芯片、汽车、航空航天设备等产品的关键原料,而中国在稀土冶炼分离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全球92%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集中在中国。 美国本土虽然有稀土矿资源,但在精炼技术和产能上存在明显短板。 即便美国重启本土稀土矿开采,短期内也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稀土冶炼分离涉及多道复杂工序,对技术和环保要求极高,美国要建立完整的精炼产业链,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需要时间积累技术和经验,行业专家测算,这个过程至少需要5年时间。 在这期间,美国高端制造业的稀土供应仍要依靠中国。 美国试图拉拢G7盟友共同向中国施压,但这一想法并未得到积极响应。 稀土是各国高端制造业的刚需,多数G7国家的稀土供应都高度依赖中国,若为配合美国立场而与中国产生摩擦,自身产业链会首先受到冲击。 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与各国存在广泛的经贸合作,盟友们不愿因稀土问题牺牲整体利益,因此对美国的提议多持观望态度。 中国商务部早已明确表态,稀土管制并非禁止出口,而是为了规范行业发展,防止核心技术流失和低价恶性竞争,符合规定的出口申请都会正常审批。 这一举措是维护供应链安全的合理手段,与美国频繁滥用出口管制、实施歧视性措施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从整个博弈过程来看,美国的威胁表态更多是谈判中的施压手段,实际落地面临诸多制约,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产业链深度绑定,稀土作为关键战略资源,其供应链的稳定关乎多方利益。 美国试图用单边威胁的方式逼迫中国让步,显然忽视了这种相互依存的现实。 中国的稀土管制,本质上是用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产业利益和供应链安全,面对美国的施压,中国始终保持理性克制,同时凭借技术和产能优势掌握博弈主动权。 这种态势也说明,在当前的国际合作中,单边制裁和威胁早已不合时宜,平等对话才是解决分歧的正确途径。 你认为美国后续会调整对稀土问题的立场吗?
贝森特表示不排除跟中国做一个交易!10月16日,根据外媒报道,特朗普政府目前的重
【90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