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草台班子了! 美国对中国船舶的“入港费”已经正式生效,可执行规则却让整个航运圈看懵了:一艘船可能要交几百万美元,全靠船东自己判断该不该交、交多少,负责监管的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连人都凑不齐。 要说执行这“入港费”政策的主力军,那肯定是美国的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政府闹起了“停摆”,CBP的工作人员因为没工资领,都纷纷选择休假去了。 这CBP一看,没人干活可不行啊,于是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让船东自己判断需不需要交费、该交多少钱,然后自己再去办手续。 这种“自己看着办”的收费方式,在全球贸易的历史上,那可真是少见得很,以前各国对港口收费都管得特别严,毕竟这事儿关系到税收和贸易公平,谁都不敢马虎。 可这次在美国,船进港到底交不交费、交多少,全凭船东自己估摸着来,这政策既不透明,又容易出乱子,说不定有的船东为了少花钱,就自己判定“不用交”;还有的船东可能算错了,多交了或者漏交了。 等美国政府恢复正常运转,相关部门要是追查起来,那可就麻烦大了。 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美国相关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此举措彰显了特定的政策导向,引发各界关注。 这次收费对象范围广泛,囊括由美国企业、组织或个人拥有、运营且控股 25%及以上股权或表决权的船舶,也包含悬挂美国国旗或在美国建造的船舶。 收费标准呈四年阶梯式递增态势,2025年为每净吨400元人民币,此后逐年攀升,至2028年涨至每净吨1120元人民币。 说实在的,美国这次干的这事儿,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一方面,他们想通过收高额的“入港费”,来打压中国船舶的竞争力,好让自己那奄奄一息的造船业能重新活过来。 另一方面呢,又因为政府停摆,把政策执行搞成了“自己看着办”的闹剧,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不仅让全球航运圈的人都看懵了,也让美国自己的信誉大打折扣。 更关键的是,这种政策对美国自己一点儿好处都没有,高额的收费会推高物流成本,这些成本最后都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就相当于额外加征了关税。 这样一来,不仅可能让美西的港口更拥堵,一些小港口还可能因为没人去而被废弃,甚至美国还会流失大量的物流岗位,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后果,让推动这个新规的美国政府陷入了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 在我看来,国际贸易讲究的就是稳定、规范和公平,美国这种靠“自觉”来收费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也暴露了他们内部管理和执行能力的严重问题。 堂堂的世界第一大国,收个费居然得靠“自觉”,这也太搞笑了吧!希望美国能早点儿认清现实,别再干这种让人笑掉大牙的事儿了。
太草台班子了! 美国对中国船舶的“入港费”已经正式生效,可执行规则却让整个航
掘密探索
2025-10-15 16:55:07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