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给老美出了个主意,中国拒绝进口你们的大豆?你们也拒绝进口他们的稀土,让他们卖不出去,紧接着韩国人也附和道“我们也不进口他们的白菜泡菜,让他们的经济陷入停滞。” 2025年的美国中西部,大豆田里收割机轰隆隆响,可豆农们的脸上却一点笑模样都没有。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今年把订单全给了巴西,美国大豆出口量直接暴跌,让全美的卡车运输、铁路货运、港口都跟着遭殃。 特朗普政府以前总想着用关税逼中国低头,结果中国反手就加速“去美化”供应链: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比飙到69%,国内大豆育种技术也突飞猛进,2024年国产大豆产量已经能满足15%的国内需求了。 更绝的是,中国连美国农民的“救命稻草”都给掐了,以前美国大豆卖不出去,还能通过第三方国家转手卖给中国,现在中国直接升级稀土出口管制,堵死了所有技术转售的路。 欧美网友叫嚣“用稀土反制”的时候,美国军工企业早就尝到被“卡脖子”的苦头了,2025年8月,中国直接驳回了美国军工企业进口稀土的申请,理由是“涉及军事用途”。 这一招可太狠了:美国每架F-35战斗机得用417公斤稀土,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得用2359公斤,可全球95%的重稀土冶炼产能都在中国手里。 美国国防部的数据显示,他们的武器系统超60%的零部件都得靠中国稀土磁铁,更讽刺的是,美国唯一在运营的芒廷帕斯稀土矿,三分之二的原料还得运到中国来精炼——因为美国本土稀土分离纯度只有60%,根本达不到军工级99.99%的要求。 中国这一招,不是“一刀切”禁运,而是“精准打击”:军用的?免谈!民用的新能源汽车?顺顺当当,这种“看人下菜碟”的审批,连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都因为铽元素断供卡壳了。 要是说大豆和稀土是“大国过招”,那韩国白菜的抵制就是一场荒诞的“文化闹剧”,2024年秋天,韩国因为极端天气,白菜减产四成,价格暴涨到每颗48元人民币,泡菜自由都快没了。 结果呢?抵制了三个月,首尔江南区的米其林餐厅偷偷用回了中国白菜,理由是“顾客投诉口味不对”;普通老百姓也用脚投票,60%的人最后还是选了价格只有国产三分之一的中国白菜。 这场闹剧最后以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宣布进口1100吨中国白菜收场,之前叫嚣“抵制到底”的人早就偃旗息鼓了。 看着这场“资源卡位赛”,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美国拿大豆当武器,结果砸了自己的脚;欧洲人支招用稀土反制,却忘了自己连稀土提炼技术都没有。 韩国人闹着停买中国白菜,最后发现泡菜坛子里全是“中国芯”,这哪是贸易战啊?分明是一场全球产业链的“荒诞剧”。 说到底,贸易战没赢家,美国豆农亏了钱,美国军工断了供,韩国泡菜闹了危机,都在证明一个理儿:在全球化时代,想用“卡脖子”逼对手就范,最后只会卡住自己的喉咙,中国为啥能在稀土和大豆上反制? 因为咱们花了三十年建起了全产业链,从开采到深加工,从技术到市场,全攥在自己手里,这种“定力”,不是软弱,是清醒,核心利益必须死磕,非核心领域就用经济合作和外交沟通,别瞎掺和。 未来的世界,不缺火药味,缺的是能稳住局面的“调和器”,中国的选择,可能不够“热血”,但绝对实在,毕竟星辰大海的路,比沙漠里的混战,更值得走。
原以为中国收紧稀土,已经是最后的底牌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前美国高官居然无奈表
【8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