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上演“美式服软”:美国还想和中方继续谈判,30万在美中国留学生就是“人质” 当地时间13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采访中上演了一出经典的“美式服软”:先把责任推给对方,然后说出己方服软的话,仿佛自己非常“宽宏大量”,最后再放点威胁的狠话,显得自己并没有怂。 你听听他这话术多“经典”——先说中方稀土管制是“与全世界对抗”,倒打一耙把自己扮成受害者,转头又松口说“100%关税不一定会真的发生”,摆出愿意谈判的姿态,末了话锋一转,暗戳戳抛出“30万到40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数字,暗示这就是美方的筹码。这套先骂街、再递糖、最后亮刀子的操作,把“美式霸权”的虚伪演得明明白白。 谁都清楚,美国哪是真的想“服软”?是稀土管制这记重拳砸疼了它。中方加码稀土管控后,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链直接断了供血,美股跟着暴跌,特朗普前几天还叫嚣要加税,没过两天就改口“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前后反差里全是心虚。贝森特嘴里的“愿意谈判”,不过是打光了贸易牌后的无奈之举,可偏偏选了最卑劣的方式——拿无辜学生当“人质”。 这些留学生哪里是什么“筹码”?是30万个背井离乡求学的年轻人,是每年给美国高校带来155亿美元收入的“金主”。哈佛一年单靠国际生就赚近8亿美元,其中七成五是自费的中国学生;那些排名靠后的美国高校,更是全靠外国留学生“续命”,特朗普自己都直言“美国垫底大学离了外国学生活不下去”。一边攥着人家的学费塞满腰包,一边拿人家的前途要挟谈判对手,这种吃相实在难看。 更让人愤怒的是,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打压早不是新鲜事。2020年出台的10043总统令,直接把“国防七子”学生的签证拒签率抬到92%;今年9月,又把清北、上交等58所高校列入“特别审查名单”,敏感专业的签证审查能拖到18个月。有个清华计算机系的学生,为了等签证错过了开学,最后只能转去香港读书;还有个哲学系学生,就因为朋友圈转了条贸易战的评论,入境时被直接遣返,五年内不准再进美国。 这些打压早让留学生群体苦不堪言。2025年中国学生F-1签证拒签率飙到37%,创了十年新高,敏感专业的拒签风险是普通专业的三倍。签证续签要面谈,14岁的孩子都不能豁免;申请材料得交五年社交媒体账号,连父母的税单都要查;就算顺利入学,敏感专业的学生也进不了核心实验室,STEM专业的实习岗位一年少了两成。哈佛的调查显示,在美中国学生的焦虑症发病率比2020年涨了67%,这背后全是美国政策制造的恐惧。 美国自己也清楚这招不得人心。之前特朗普威胁哈佛交出外国学生名单,否则就断30亿美元拨款,哈佛直接硬刚起诉政府,科技界集体发声反对。现在贝森特又把留学生搬出来当挡箭牌,无非是赌中方顾念学生安危会让步。可他们忘了,中方早就亮明态度:坚决反对拿教育交流搞政治算计,美方若真敢伤害留学生权益,必然会遭到强硬反制。 更讽刺的是,美国的盟友都在偷偷“截胡”。香港科大给被拒的哈佛学子开了学分转换通道,东京大学临时接收国际生,法国直接拨款1亿美元抢美国的科研人员。美国这边把人才往外推,那边还想靠威胁留学生占便宜,简直是短视到了极点。 说到底,贝森特的“服软”根本不是让步,是霸权思维的末路狂奔。真有谈判的诚意,就该取消对留学生的无端限制,就该停止拿无辜群体当筹码。拿30万人的前途换贸易战的虚张声势,这种手段既卑劣又愚蠢,只会让全世界看清美国的真实面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朗普该死心了,这次中国不会再给美国出尔反尔的机会。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一位名叫贾
【28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