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被荷兰冻结资产这事儿,最该佩服的其实是董明珠! 最近半导体圈子炸锅了,闻泰科技的公告一出,直接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简单说,荷兰政府对闻泰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动手了,从9月30日起冻结了安世全球30多个实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和运营调整,为期整整一年。这不是小打小闹,安世去年营收147亿元,是闻泰的核心业务,专注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客户包括特斯拉这样的巨头。结果呢,10月13日开盘,闻泰股票直接跌停,交易大厅里一片红,投资者傻眼了。 荷兰那边给的理由是国家安全,担心关键技术可能转移到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手里。 具体操作上,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先下了部长令,然后企业法庭10月7日裁决,暂停中方董事张学政的职务,还任命外部托管人接管股份。 这事儿在国际上也闹得挺大,Reuters和BBC都报道了,说这是荷兰罕见动用《货物可用性法》,直接干预中资企业运营。 闻泰这边不干了,公告里直言这是基于偏见的干预,已经启动法律和外交途径,要求荷兰撤销决定。 公司高管在投资者会上表态,会保护权益,还计划起诉荷兰政府。 这波操作,表面看是供应链安全,骨子里透着地缘政治的味道,尤其现在全球芯片战打得火热,美国带头卡脖子,欧洲也跟风。 说起这事儿,得绕到董明珠身上。为什么说最该佩服她?因为格力电器当年是安世收购的大金主,2018年砸了30亿元,通过合肥中闻金泰基金注入,帮闻泰拿下安世,还成了闻泰股东,持股比例一度到12.33%。 那时候董明珠高调喊“500亿芯片梦”,想补齐格力空调的芯片短板,顺带布局半导体。收购后,安世营收蹭蹭上涨,2023年就贡献了闻泰大头。 但风水轮流转,2024年股价一破位,格力就行动了。9月30日公告,格力计划减持不超过1242.8万股,10月8日又补公告,减持期到2025年1月26日。 加上关联方珠海融林一起,俩股东合计减持3亿元股份。 这减持来得快,股价破位才八天就启动,浮盈从高峰近190亿元缩水超百亿,但总算没深陷泥潭。 要知道,闻泰市值从解禁后跌超70%,格力如果还抱着,早晚被这冻结事件拖下水。董明珠这步棋,走得稳当,避开了直接损失。 但佩服董明珠,不光是因为她会“及时止损”。关键是她没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早早就开始搞自主芯片。2018年格力就成立了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全资子公司,主攻集成电路设计和芯片销售。 董明珠没少在公开场合强调,这事儿没拿国家一分钱,全靠企业自掏腰包。 2024年,零边界建成了亚洲首座全自动化碳化硅工厂,年产能24万片6英寸晶圆,国产化率超七成。 工厂设备不少是自研的,比进口货还省电,现在格力空调里不少用上了自家芯片,压缩机效率提升,成本降了五成。 半导体业务收入2024年上半年达150亿元,同比增长50%,净利润35亿元。 这不光是空调的事儿,还延伸到可穿戴设备和智慧医疗,订单稳稳的。 董明珠2025年6月卸任零边界董事长,李绍斌接棒,谭建明退出董事,但公司运转没停,业务定位更专业。 她卸任后还在纪录片里回应质疑,说格力造芯从冷嘲热讽到现在成产业标杆,全是实打实的积累。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半导体是战略高地,外部投资听着诱人,但风险不小。安世这波冻结,暴露了中企海外资产的脆弱性。荷兰以“技术转移威胁”为由下手,实则瞄准了汽车芯片这种关键供应链。 Nexperia(安世)是欧洲半导体老玩家,员工上万,产能全球布局,现在中方控制权被卡住,订单延误,客户慌了。 闻泰80%产能已经在国内,缓冲了点冲击,但全球30多个实体冻结一年,够喝一壶的。 国际上,欧盟早就在推芯片法案,限制对华出口,荷兰作为ASML老家,更敏感。 这不是孤例,去年美国就制裁过中芯国际,欧洲也跟进。 中企走出去,得学聪明点,别全靠并购,核心技术必须攥手里。
闻泰值不值得动用国家层面的资源去救?闻泰起家是做电子代工,技术含量大致比富士康
【45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