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日头把柏油路晒得发黏,鞋底踩上去会轻轻“粘”一下,连院门口那棵老槐树的叶子

落笔花 2025-10-14 17:04:53

午后的日头把柏油路晒得发黏,鞋底踩上去会轻轻“粘”一下,连院门口那棵老槐树的叶子都打了蔫,纹丝不动地垂着。屋里的老吊扇在天花板上“嗡嗡”转,扇叶上积着层薄灰,转起来时风都是热的,却仍是我们对抗高温天的“主力”——奶奶总说“有风总比没风强”,边说边把我的小竹椅挪到风扇正下方,再往我手里塞一把蒲扇,让我“自己也扇扇,省点电”。 正午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家里藏着不少“清凉秘密”。井是老院的“宝藏”,早早就把西瓜、西红柿泡在井水里,等过了饭点捞出来,瓜皮上还挂着亮晶晶的水珠,咬一口,凉丝丝的甜汁顺着嘴角流,暑气像被掐断的线,一下子就散了大半。妈妈会把洗好的毛巾浸在井水里,拧半干了敷在我额头上,毛巾带着井水的凉,连带着太阳穴都舒服起来。凉席也是有讲究的,早上要趁着阴凉把凉席擦一遍,晒到半下午再收回来,铺在床上带着阳光的暖,却不烫人,躺上去比闷在被子里舒服多了。 等太阳西斜,天稍微凉一点,院里的“露天客厅”就开张了。爸爸会把竹床搬到院子中央,我和弟弟抢着占最边上的位置——那里能蹭到从墙根吹过来的风。邻居们也都搬着凳子出来,张阿姨端着刚煮好的绿豆汤,李爷爷摇着大蒲扇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小孩围着听,手里攥着刚买的冰棒,巧克力味的会化得快,得赶紧舔,滴在衣服上也不怕,反正晚上要洗。偶尔有卖冰棒的自行车叮铃铃经过,“冰棒——绿豆冰棒——”的吆喝声一传来,全院的小孩都跟着跑,攥着几毛钱递过去,剥开纸咬一口,凉得直缩脖子,却笑得比谁都欢。 到了深夜,暑气慢慢退了些,星星在天上铺得密密麻麻,银河看得清清楚楚。我和弟弟躺在竹床上,妈妈坐在旁边给我们扇蒲扇,扇一下,风就带着她衣服上的肥皂味飘过来。蚊子多,爸爸会点一盘蚊香,淡淡的烟绕着竹床转,我们闻着蚊香的味,听着妈妈讲她小时候的事,眼皮慢慢就重了。偶尔会有晚风吹过,槐树叶沙沙响,老吊扇的“嗡嗡”声从屋里传出来,和着邻居家的说话声,成了夏天最特别的催眠曲。 现在夏天有了空调,把温度调到26度,屋里凉丝丝的,再也不用抢风扇下的位置,不用等井水冰西瓜。可有时候路过老院,看到有人在门口乘凉,还是会想起小时候的高温天——没有空调,却有井水里的甜,蒲扇下的风,还有满院子的热闹和笑声。原来那些日子不是不热,是热里藏着的那些简单的快乐,比空调的凉风更让人记挂。

0 阅读:1
落笔花

落笔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