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严控人造钻石出口,而且这项措施将于11月8日正式生效,许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珠

茂盛楼兰 2025-10-14 14:17:35

中方严控人造钻石出口,而且这项措施将于11月8日正式生效,许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珠宝市场要变天了,但仔细了解才发现,这把“火”真正烧向的其实是半导体产业! 10月9日,中方发布公告,宣布自11月8日起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列出了受管制的六类物项,包括不同规格的人造金刚石微粉、单晶、线锯、砂轮以及关键生产和工艺技术。 很多人看到“人造钻石”,第一反应可能是珠宝市场要变天,毕竟培育钻石这两年在饰品领域热度不低,但仔细看公告就会发现,这次管控的重点压根不是装饰用钻石——公告特意注明“装饰用培育钻石不在此列”,真正被纳入管制的,全是工业领域离不开的硬通货。 先说这些超硬材料到底是什么。简单讲,就是硬度能和天然金刚石比肩的特殊材料,主要分为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两大类,前者更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物质,它们可不是实验室里的稀罕品,在河南南阳的超硬材料产业园里,PECVD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提纯后的金刚石粉末装在带追溯二维码的密封罐里,随时准备发往全球工厂。 这次清单里的物项都有明确的技术指标:粒径小于50微米的微粉、线径不足45微米的线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工业级超硬材料,直接卡着芯片制造的“咽喉”,半导体芯片的诞生要经过上百道精密工序,每一步都离不开超硬材料的支撑,比如晶圆切割,精度要求到微米级,普通刀具一接触就会碎裂,只能靠金刚石线锯像“切豆腐”一样慢慢加工。 而这次管制的线锯,刚好符合半导体加工的严苛标准:线径≤45μm、金刚石粒径≤8μm,差一点都达不到芯片制造的精度要求,更关键的是EUV光刻机,它的光学元件必须镀上金刚石涂层才能保持稳定性,荷兰阿斯麦的High-NA EUV光刻机根本离不开中国的高纯度金刚石。 还有美国,近99%的人造钻石应用在芯片制造领域,其中77%都来自中国,相当于芯片产业链直接握在别人手里,更尴尬的是美国本土已经30年没有规模化生产工业金刚石了。 上世纪90年代后,他们把产能转移到海外,如今想重新建生产线,从设备采购、工艺调试到稳定量产,至少需要5年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戈维尼分析中心的报告更戳中痛点,美国半导体设备供应链里,依赖中国超硬材料的环节多达3000多条,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现在他们一边紧急和印度商量建厂,一边释放战略储备,但储备量撑死只能用6个月,纯属拆东墙补西墙。 至于我们能拿出这样的管控底气,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在超硬材料领域几十年技术积累的结果,西安交通大学研发的设备,能稳定生产高纯度金刚石薄膜;国产MPCVD设备(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已经占据全球一半市场份额;从单晶生产到磨具加工的全产业链,早就实现了自主可控。 更直观的是产业规模,全国4.15万家超硬材料相关企业、3万多项有效发明专利,这些数字才是管制政策的硬后盾,而且政策也留了灵活空间,合法合规的申请可获许可,既守住了产业安全底线,又没把合作的路堵死,比单纯的禁令高明得多。 随着11月8日生效日期越来越近,估计不少半导体厂商得连夜盘点库存了,毕竟比起钻戒涨价这种小烦恼,芯片断供才是真的要命,这事儿也给全球产业链敲了个警钟:别总想着在高端领域搞垄断,基础材料的卡脖子可能更致命,而中国已经在这个关键领域,稳稳握住了主动权。

0 阅读:356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