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开始连中国制造的船舶都要额外收费的时候,这已经是完全撕破脸,和战争没有区别了 ,连别人使用中国制造的东西,他都要打击,一般战争状态的国家都没有这种恶劣的不讲理态度,这已经是最高烈度的非热战了,双方就差一个热战,重新确立世界规则 话说回来,中美这几年贸易上的那些事儿,大家都看在眼里。起初是关税战,钢铝产品、消费电子啥的轮番上阵,搞得全球供应链鸡飞狗跳。后来扩展到科技领域,芯片、电动车关税层层加码。现在呢,轮到海运业了,美国直接对用中国造船的中国船下手,额外收港口费。这不是简单加税那么事儿,这是直戳要害,断了人家的后路。想想看,海运占全球贸易九成以上,中国船厂全球份额超五成,美国这么一搞,等于是卡住脖子,让全世界用中国船的都得掂量掂量成本。说白了,这套路太狠,别人家船停你港口就多掏钱,谁还敢轻易用中国货?这跟战争没两样,经济上先下狠手,逼着对手让步或重塑规则。 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就是USTR,受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等工会请求,启动了301条款调查,焦点直指中国在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补贴政策。USTR说,中国通过巨额补贴和非市场手段,抢占了全球船市份额,导致美国本土船厂萎缩到每年造不到五艘船,而中国那边一年能下水上千艘。这调查拖到2025年1月,贸易代表凯瑟琳·戴琪亲自签字发布报告,结论是中国的做法损害美国商业利益,必须采取行动。戴琪这人背景复杂,父母是中国移民,她从耶鲁法学院毕业后就扎根贸易执法,一步步爬到USTR位置,专攻对华事务。报告一出,美国就开始酝酿反制,5月正式提出港口费方案,10月14日零点起执行。 具体怎么收?分成两档。第一档针对中国所有或运营的船舶,每净吨位收50美元起步费,2026年涨到80美元,2027年100美元,到2028年顶格150美元。第二档对中国建造的船舶,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卸货集装箱120美元,取高的那个计算,同样逐年递增到33美元或250美元。这费率听起来不高,但放大到全球规模就吓人了。分析师估算,2026年全球十大货运公司光这笔账就得掏32亿美元,中国航运巨头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可能单家就亏21亿。不是光中国公司遭殃,欧洲的马士基、法国CMA CGM这些用中国船的,也得跟着埋单。海关总署把执行负担甩给船运营商,得他们自己申报船籍和建造地,数据不对就罚款。这么一设计,等于把全球海运网都搅浑了,美国港口从洛杉矶到纽约,全线布防,谁敢漏网? 中国这边反应快得像早有准备。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直接开会宣布反制,从同一天起,对美国所有或运营的船舶收特别港口费,每净吨400元人民币,约合56美元,跟美国那50美元基本对等。2026年4月涨到640元,2027年880元,2028年顶到1200元。覆盖范围也广,美国船停中国港口,上海、宁波这些大枢纽全中招。首批执行的美国油轮和集装箱船,卸货延后,成本直线上升。北京商务部还补刀,说这是对美国无视多边规则的正当回应,顺带点名美国把中国企业拉黑清单和港口费是双标操作。这反制不光是针锋相对,还留了后手,费率逐年加码,等于告诉华盛顿,你们加我加,你们退我退,别想单方面占便宜。 这事儿一出,全球航运圈炸锅了。船公司开始绕道,加拿大港口、墨西哥湾那边流量猛增,燃料油价跟着波动。供应链本就紧巴巴,电动车、稀土这些关键货运延误,汽车厂和电子厂库存告急。股市也跟着抖,亚太航运股10月11日集体下挫,中远海运跌超5%,马士基也抹去一成市值。分析师说,这波操作推高全球运价至少10%,消费者买单,进口货贵了,通胀压力又上台阶。更深层看,美国这手玩得太绝,表面是针对补贴,骨子里是重塑海运规则。过去中国船便宜可靠,抢了日韩欧的市场,现在美国想逼大家回用本土船或盟友船,哪怕贵点也行。这不光是经济仗,还是地缘战略,美国海军影响力本就靠商船补位,现在卡中国船,就是在海上筑墙。 说到底,这港口费就是中美贸易战升级的最新一环。特朗普上台后,10月10日发推威胁对中国商品加100%关税,说是额外在现有基础上,累计关税率冲到130%,离贸易禁运就差一步。中国外交部回击,说这是霸凌主义,稀土出口管制完全合法,还警告如果不收手,反制清单随时加长。特朗普那风格,大家熟,推特上甩锅中国补贴,底下团队却知道这关税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农民和制造商早叫苦。戴琪作为执行者,1月报告里直言中国船市主导力是美国衰落的根源,但她忽略了美国自己船厂投资不足,工会压力大才推这政策。结果呢?全球贸易碎片化加速,WTO都快成摆设,各国开始选边站队,欧盟日本观望,东南亚港口捡漏。
日媒道出了真相!日本表示,对于中国的反制,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10月11日,日经
【175评论】【18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