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超级大铜矿拒绝中方,澳洲力拓欣喜接盘后,被接下来一幕整懵了!   麻烦看官老

不负赋墨尘 2025-10-13 15:45:15

蒙古超级大铜矿拒绝中方,澳洲力拓欣喜接盘后,被接下来一幕整懵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在蒙古南戈壁那一带,埋着一块全球瞩目的“超级聚宝盆”——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光铜储量就有三千多万吨,黄金上千吨,白银七千多吨,能开采五十年不成问题。   这规模放眼全球都是前几名,关键是它离中国边境才八十公里,按理说这么近的距离,最适合合作的自然是中国企业。   可蒙古当初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太靠近中国容易“被控制”,非要引进所谓的“第三邻国”——也就是西方资本,来平衡中俄的影响。   于是2009年,他们把66%的股权卖给了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集团,自己只留下34%。力拓当时高兴坏了,觉得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能稳赚几十年。   可没想到,这馅饼刚咬一口,才发现里面全是坑。   力拓刚接手时信心满满,测算项目投资大概五十多亿美元,几年就能回本。可项目一动真格,预算像坐火箭一样飙升。到2022年,成本已经涨到七十多亿美元,比最初多出十八亿。这还只是账面上的。   更离谱的是,蒙古政府要求他们自建电站。原本矿区电力完全可以接中国的电网,用现成的线路,安全稳定、成本低。可蒙古偏偏要“体现主权”,不让用中方电,逼着力拓自己掏钱建一座300兆瓦的电厂。   光这一折腾,项目资金被挤占不说,工程工期硬生生拖了15个月,赚钱的窗口期白白错过。   力拓那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掉进了一个政策挖的坑。可为时已晚,投的钱根本收不回来,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砸。   在蒙古干活,最难不是修矿,而是应付政策。力拓在这里几乎年年都得跟政府谈判。   2018年,蒙古突然指责矿方“少缴税”,一张嘴就要补1.55亿美元。那年整个项目营收才11亿美元左右,这一下就要被刮走七分之一。   力拓当然不服,僵持了大半年才把数额压到三千万,可还没喘口气,新一届政府上台又换政策,把外资持股比例上限从34%提到50%,逼着力拓掏31亿美元回购股份。   这操作放在任何国家都算“坐地起价”,但力拓只能忍,毕竟已经投了几十亿,不可能说走就走。   奥尤陶勒盖矿区虽然富得流油,可地理位置真不讨喜。蒙古是个内陆国,四面被中俄包围,出口全得靠邻国港口。   按理说离中国这么近,走中国通道最省事,可偏偏蒙古政府搞了个“禁令”,不准铜矿直接出口到中国。   于是力拓只能绕道俄罗斯,或者走日本转口。结果一算账,每吨矿石的运输成本多了三百美元,利润被吃掉大半。   2016年因为中蒙外交摩擦,口岸一度收紧通关,矿车只能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里排长队,有时一等就是十几天。货卖不出去,电费、人工照样要花,力拓几乎被冻麻了。   他们试着从别的口岸走,可成本高得离谱。没办法,最后又老老实实等中国通道恢复。你说这不是绕一圈又回到原点吗?   本来力拓只想专心挖铜,毕竟那才是赚钱的主角。可蒙古政府非要他们同时开发金矿、银矿和钼矿,理由是“多元发展”。问题是,副矿投资回报慢、技术要求高,结果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拖了主矿的后腿。   2019年整个矿区铜产量才15万吨,连原定目标的一半都没达标。说好的“占蒙古GDP三分之一”,最后只贡献了8%左右。蒙古政府看着结果不理想,又甩锅给力拓,说是管理不善,双方关系越来越僵。   蒙古90%的土地都容易荒漠化,矿业开发更是雪上加霜。挖矿要用大量水资源,还得修路、建厂、挖井,对生态破坏不小。专家早就提醒过风险,可没人重视。   结果2021年爆发了一场强沙尘暴,造成10人死亡,几十万头牲畜失踪。2022年又来一次,风速高达每秒24米,矿区被迫停工。蒙古政府这才开始讲环保,让力拓签协议、交费用,可那时候损失已经不可挽回。   力拓苦笑也没用,谁让合同里写着环保责任全由他们承担呢?   力拓在这个项目上投入的钱越滚越大,2019年,他们光在奥尤陶勒盖项目上的花费就占集团支出的四分之一,但收益却连预期的一半都没到。   到了2024年,公司全球净利润一百多亿美元,可这座铜矿还在啃他们的利润,成了标准的“吞金兽”。   更糟糕的是,蒙古政府又推出新规,要求外资企业“优先采购本地电力”,意思就是你还得自建发电系统,这一项又得花十几亿美元。力拓想彻底控股项目,今年甚至出价27亿美元收购剩余股权,结果被嫌报价太低直接拒绝,谈崩了。   这下好,既走不了,也赚不到,只能硬撑着。   说白了,这一切都是蒙古自己选的路。要是当初和中国合作,供电直接接内蒙古的线路,运输走中欧班列专线,成本能省七成,税务和环保也能坐下来慢慢谈。那样矿早就投产盈利,不至于现在拖到自己都吃不消。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