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欧美死活不肯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如何? 这适航证是干嘛的?难道这么重要吗? 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 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那两张纸,真不是普通的 “产品合格证”,简直是 C919 闯国际市场的 “通关文牒”。 要是欧美铁了心不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这架大飞机没法在欧美上空起落,像纽约、伦敦、巴黎这些核心国际航线,想都别想碰。 对航空公司来说,买飞机是要赚钱的,国际航线可是利润大头,没这两张证,那些主打跨洋业务的航司就算再看好 C919,也得犯嘀咕 —— 总不能买架飞机只在自家门口转圈吧? 更关键的是 “心理安全感” 这层坎。这么多年下来,全球航空业早被 FAA 和 EASA 的标准 “洗脑” 了,不管是航司老板还是普通乘客,都觉得 “欧美认了的就是靠谱的”。就像买家电看 “国际认证” 一样,飞机这动辄上亿的大家伙,更是得靠 “权威背书” 撑场面。 要是没这背书,有些买家就算知道 C919 技术过硬,也会怕后续维护、零部件供应被卡脖子,甚至担心客源觉得 “没欧美认证不安全”,到头来宁愿多花点钱买波音、空客,也不敢轻易赌 C919。 这么一看,短期内 C919 想在国际市场跟波音、空客硬碰硬,确实会少了最关键的 “敲门砖”。 但要说这就能把 C919 卡死?那可太小看中国的底气了。先不说别的,咱国内这航空市场本身就是块 “肥肉”——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每年新增的航线、替换的老旧飞机数量能占世界近三成。 C919 早就拿到了中国民航局(CAAC)的适航证,国内航司比如东航已经接收飞机开始商业运营了,北京飞上海、广州飞成都这些热门航线,完全能让 C919 先 “练手”。 在国内飞个三五年,积累几万个飞行小时的安全数据,把发动机、航电系统的磨合做到极致,到时候就算欧美还没松口,咱手里的 “实战成绩单” 就是最硬的说服力。 而且欧美也不是 “一言堂”,现在不少国家早就不认这个死理了。前阵子刚传来消息,加拿大、巴西、新西兰这些航空标准不低的国家,都已经给 C919 发了适航证,俄罗斯更不用说,早就盼着跟中国深化航空合作。 尼日利亚这些非洲国家也在推进认证流程,“一带一路” 沿线的东南亚、中东国家,本身就跟中国经贸往来密切,他们更在意飞机的性价比和供应稳定性,哪会死死盯着欧美的脸色? 这么一来,C919 完全能先从这些 “友好市场” 打开缺口,先把飞机卖出去、飞起来,慢慢攒口碑。 更长远看,欧美硬卡适航证,反而会倒逼中国把自己的航空标准立起来。以前可能还会想着 “跟欧美对齐省事儿”,现在被卡脖子了,CAAC 的适航体系反而能更快地被国际认可。 毕竟飞机好不好,安全数据说了算,等 C919 在全球多个地区飞个十年八年没出问题,欧美再想拿 “认证” 当筹码,恐怕自己都觉得理亏 —— 总不能说 “我们不认,但全世界一半国家都认” 吧? 到时候说不定是他们主动来找咱谈互认,毕竟波音、空客也不想眼睁睁看着中国把这么大的市场和合作圈都攥在手里。 说到底,欧美不给适航证确实会让 C919 走得慢一点,但绝不是走不通。 先守好国内基本盘,再啃下 “一带一路” 和友好国家的市场,最后用实打实的安全运营数据倒逼欧美让步 —— 这路虽然绕点,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毕竟航空业拼的是长期安全和实力,不是一张证就能定生死的。你们说这算不算另一种 “倒逼成长”?
大陆再忍美国半年,杀手锏就能生效!9月,帅华民:中国一旦开放稀土,与美国的贸易谈
【63评论】【9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