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面临“二次解体”危机?第一个露出反相的,居然不是车臣。 一说俄罗斯要解体

椰子说历史 2025-10-11 17:33:21

俄罗斯面临“二次解体”危机?第一个露出反相的,居然不是车臣。 一说俄罗斯要解体,大家眼睛都盯着车臣,那地方几十年闹腾,打仗、冲突,从普京上来就跟车臣扯不清,结果你把整个联邦翻个底朝天,最早玩法律、搞自治、谈公投的,居然不是车臣,是鞑靼斯坦。 这地方,历史上也硬气,十五世纪金帐汗国散伙,鞑靼人就在喀山顶着,等着莫斯科来敲门,一五五二年伊凡雷帝杀进来,汗国没了,鞑靼人就成了底下的人,东正教往里灌,斯拉夫人一个个往里搬,文化、宗教、民族的压力就没停过,鞑靼人还是咬着牙把自己的东西留下来了,工业基础好,大学多,还出石油,苏联时代就靠工厂吃饭,卫国战争好多厂子往东搬,喀山一下就成了重镇,这跟高加索那些靠补贴活命的地方完全不是一回事。 苏联一垮,鞑靼斯坦不跟你动刀动枪,直接走法律程序,一九九零年主权宣言就甩出来了,说自己是独立法主体,跟着九二年又搞公投,六成选民都说要主权国家,宪法法院判这个违宪,叶利钦那时候正为车臣头疼,这边石油工厂多,不能乱来,九四年就签了个权力条约,地位给得很特殊,能自己搞对外交往,税收有特殊政策,总统的头衔也留着。 这个角色一直演到二零一七年,条约失效了,莫斯科想把税收、职权都收回去,连总统头衔都想给改了,鞑靼斯坦就是不改,说这是民族传统,中央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方权力一点点往回收,设联邦管区,派特派代表,地方财政收归中央,省长市长说换就换,这时候车臣能忍,鞑靼斯坦也忍着,可底下的民族认同、经济上的想法一直没消停。 真闹起来不是政改那次,是二零二二年动员,特别军事行动一说,三十万征兵名额下来,喀山附近的年轻人要么跑,要么烧征兵通知,还堵兵站,街上横幅都拉起来了,上面写着“这不是我们的事”。 主要是鞑靼族,多数是穆斯林,对乌克兰打仗这事没代入感,觉得是斯拉夫人的事,凭什么我们得上,资源分配本来就不满,战争的代价凭什么要我们先出血,这时候车臣反倒没动静,卡德罗夫跟普京关系铁,地方有补贴,动员都搞成了宣传,鞑靼斯坦没武装也不喊口号,中央反而更难办。 乌克兰战争就像一面镜子,谁有小心思一下就照出来了,二零二三年议会里谈税收,二零二四年教育政策跟中央扯皮,二零二五年乌克兰无人机直接炸了喀山的工业区,伤亡不大但气氛一下就紧张了,这不是要独立,中央心里明白,这就是一种态度,你打仗、收税、还要命,我们凭什么不能出个声,反对派就趁机在网上炒作,“鞑靼斯坦是下一个裂点”刷得到处都是,热度太高还被屏蔽了。 你说夸张吗,可能有点,但事实就是俄罗斯联邦不是铁板一块,真要解体还远着呢,可麻烦就没断过,普京二零零零年能稳住大盘子,靠的是打车臣、搞经济、还有行政上的硬手腕,鞑靼斯坦也明白,真独立了谁来买你的石油、谁来投你的工业、国际市场根本不认你,西方就盼着你乱,该拿的钱还在拿,该干的事也没停,二零二四年投资环境还是排第三,说明日子还过得去。 分裂不是目的,争的是利益和话语权,背后还是民族、资源、行政这些老问题,联邦要稳住,就得实惠和压力混着来,前面是维系人心,后面是维系制度。 鞑靼斯坦是不是下一个裂点,看着不像,但绝对是个标志,联邦国家历史包袱重,民族又杂,经济靠资源,这种地方的统一不是个定语,是个动词,每天都在妥协、利益、手段里维持着,哪个环节一松,最先冒头的可能不是车臣,倒有可能是那些看着最守规矩、最能挣钱的,比如鞑靼斯坦。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椰子说历史

椰子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