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向美妥协,也不求助中国?俄罗斯愿有条件妥协,到底想干啥? 近段时间俄罗斯释放 “愿意有条件妥协” 的态度,普京那句 “只要乌克兰停止攻击,我们可以谈判” 压根不是突然转性,纯粹是被战争拖得没了脾气,毕竟再硬撑下去,家里的日子是真过不下去了。 先说说经济这道坎,战争打了三年多,俄罗斯的钱袋子早就被掏得底朝天。俄罗斯央行 7 月份刚把基准利率降到 18%,但这已经是从 21% 往下调的结果,全年平均利率还在 18.8% 到 19.6% 之间打转,普通人存钱利息看着高,可物价涨得更快,2025 年的年化通胀率还得维持在 6% 到 7%,手里的卢布今天能买一袋面粉,下个月可能就只够买半袋。 更要命的是欧盟的第 17 轮制裁,专门盯着石油出口和军工企业下手,虽说全球一万艘油轮里制裁百余艘看着不算啥,但运输成本蹭蹭往上涨,能源出口的利润直接打了折,而被盯上的 40 多家军工企业更惨,机床、关键零部件都进不来,连白俄罗斯、土耳其这些中间商都被连带制裁,想买点替代品都得绕十八个弯。 富人早就脚底抹油,带着资产往中立国跑,剩下的普通人要么被拉去当兵,要么守着缩水的收入过日子,整个经济就像漏了气的皮球,越踢越瘪。 再看军工和人力的窘境,表面上俄罗斯还在源源不断往前线送装备,但内里早就绷到了极限。欧盟的制裁精准卡断了供应链,无人机、弹药的关键部件断了来源,军工企业就算 24 小时连轴转,造出来的装备数量也跟不上消耗。 人员损失更没法细算,英国《经济学人》7 月份估摸着俄军伤亡已经到了 90 万至 130 万,其中阵亡就得 19 万到 35 万,虽说比乌克兰的 172 万阵亡失踪人数少,但俄罗斯的人口基数本就不如从前,这么耗下去也是捉襟见肘。 乌克兰那边好歹有 42 个国家送军援,美国光坦克就给了 360 辆,装甲运兵车 630 辆,俄罗斯却得靠自己硬扛,军工产能到了极限,前线士兵手里的装备自然得省着用,这种情况下再打下去,纯属给自己找罪受。 之所以转头找美国谈,而不是跟中国开口,说白了是找对了 “关键人”。乌克兰这场仗本质就是北约的代理人战争,美国才是背后递刀子的主,只要美国松口,乌克兰的军援就得断供。 2025 年 2 月美俄在沙特利雅得的会谈就是明证,拉夫罗夫带着普京的核心顾问亲自上阵,美方更是派了特朗普的中东特使威特科夫 —— 就是那个搞定加沙停火的地产商,显然两边都想尽快做个了断。 特朗普本来就想赶紧结束这场 “荒谬的战争”,还公开让乌克兰做领土让步,甚至说乌克兰没资格谈条件,这对俄罗斯来说简直是送上门的机会,毕竟跟美国谈成了,乌克兰就算想打也没了靠山,这种 “掐断源头” 的操作可比硬耗省力多了。 至于不求助中国,一来是拉不下大国脸面。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习惯了跟美国掰手腕,就算现在落了下风,也不想让外界觉得自己要靠中国 “接济”,这种骨子里的骄傲让他们宁愿跟对手妥协,也不愿向伙伴低头。 二来是中国的中立立场摆得很清楚,中俄虽然深化军事合作,但一直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会直接下场提供军援,俄罗斯就算开口也得不到想要的 “速效救心丸”,反而可能被西方抓着把柄升级制裁。更何况 2025 年 5 月中俄联合声明里说得明白,合作是为了维护共同利益,不是单方面的援助,俄罗斯心里门儿清,求助不如谈判来得实在。 更关键的是,现在妥协其实是占了主动权。乌克兰 172 万的阵亡失踪人数快赶上欧洲除俄外的现役军人总数,人力资源早就耗干了,前线全是刚动员的新兵,几个月就死一批,根本撑不了多久。俄罗斯正好借着这个节点放话谈判,既能缓解国内压力,又能借着特朗普想 “邀功” 的心态占得先机 —— 毕竟特朗普连阿富汗都能说弃就弃,乌克兰在他眼里不过是个 “要零花钱的角色”。 这种时候主动递台阶,既能保住已经拿下的地盘,又能体面地从战争泥潭里抽身,比硬撑到山穷水尽再求饶强太多,至于所谓的 “向美妥协”,说到底不过是场精准的利益算计罢了。
俄罗斯通过土耳其向基辅传话:若未来一周内,若乌克兰未停止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袭击,
【44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