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和中国发生战争,只是一味的与中国搞零和博弈,那必将是一个重大错误! 特朗普二度踏进白宫那扇门没几个月,就迫不及待把关税这老套路又捡了起来。他大手一挥,给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还拍着胸脯说这样能让美国制造业重新支棱起来,找回往日的风光。 可美国不少专家一看这操作,立马坐不住了,纷纷跳出来敲警钟。他们说要是美国就这么一条道走到黑,死盯着零和博弈不放,不肯跟中国坐下来好好合作,那最后准得自己吃大亏,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大家心里都犯嘀咕,这场没完没了的贸易摩擦,会不会真把美国家家户户的饭碗给砸了?要知道现在美国很多老百姓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物价涨得比工资快,要是再因为这关税出点岔子,那日子可就更难了。 先说说美国那些靠进口中国零件的企业。有个做家电的厂子,之前从中国进的电路板一块才20美元,加了10%关税后,一块就得多花2美元。别小看这2美元,他们一年要进几十万块电路板,算下来光这一项成本就得多出上百万美元。 老板没办法,要么自己咬牙扛了这成本,利润直接少一大块;要么就把这成本加在卖的家电上,之前卖500美元一台的冰箱,现在得卖到520美元才能不亏。可老百姓也不傻,一看家电涨价了,要么就推迟买,要么就去买那些没涨价的外国牌子,这厂子的销量一下就掉了不少,上个月还裁了十几个工人。 再说说美国的农场主。之前有个种大豆的农场主,每年能卖十几万吨大豆到中国,中国买家给的价格也公道,他一年能赚个几百万美元,家里的日子过得挺滋润。可自从美国对中国加了关税,中国也对美国大豆加了税,美国大豆到中国的价格一下就比巴西大豆贵了不少。 中国买家自然就不买美国大豆了,转而去买巴西的。这农场主的大豆卖不出去,仓库里堆得满满的,眼瞅着大豆就要发霉了,他只能降价卖给美国国内的加工厂,之前一吨能卖500美元,现在一吨只能卖450美元,一年下来少赚了好几百万,连给农场里工人发工资都快成问题了。 还有美国的零售商。有个开连锁超市的老板,店里卖的很多日用品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像毛巾、牙刷、餐具这些,之前进货价低,卖的价格也亲民,生意一直不错。加了关税后,这些日用品的进货价都涨了,他要是不涨价,利润就薄得像纸一样;要是涨价了,顾客就少了。 上个月他店里的毛巾销量比之前少了30%,很多顾客都说“之前10美元能买3条,现在10美元只能买2条,太贵了,还是去网上买别的牌子吧”。这老板没办法,只能压缩成本,把超市里的收银员裁了一半,改成自助结账,可还是挡不住生意下滑的趋势。 更别说那些靠中国游客的行业了。之前每年有很多中国游客去美国旅游,他们会去买奢侈品、吃大餐、住酒店,给美国的旅游业带来不少收入。可有了这贸易摩擦,去美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少了很多。 洛杉矶有个卖奢侈品的店员,之前每个月能卖出去几十万个包,提成能拿好几千美元,现在每个月只能卖出去十几个,提成连房租都不够付。还有那些开餐厅的,之前一到晚上就坐满了中国游客,现在晚上店里冷冷清清的,很多餐厅都贴出了“转让”的牌子。 美国专家说得没错,零和博弈根本就行不通。现在全球经济都是连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说你赢了我就输了,而是要互相合作才能一起赚钱。美国要是一直抱着零和博弈的想法,不肯跟中国合作,最后受损的还是美国自己的企业和老百姓。 那些被裁了员的工人,他们要还房贷、要养孩子、要付医药费,没了工作就没了收入来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那些企业老板,要是生意一直不好,最后只能倒闭,到时候会有更多人失业。 而且中国也不是好欺负的,美国加关税,中国肯定会反制,到时候美国更多行业会受到影响。之前美国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加了关税,中国就对美国的汽车零件加了税,美国的汽车厂立马就慌了,因为他们很多零件都得从中国进口,这一下成本就涨了不少,很多汽车厂都推迟了新车的生产计划。 美国现在最该做的不是搞零和博弈,而是跟中国坐下来好好谈,把关税降下来,恢复正常的贸易往来。这样美国的企业能买到便宜的中国零件,农场主能把大豆卖到中国,零售商能卖更多的中国日用品,老百姓也能买到便宜的东西,大家都能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美国已经不装了,它摊牌了。俄乌战争,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乌克兰,而是奔着中国来的。
【15评论】【6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