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以518票赞成、96票反对、24票弃权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了一项颠覆性的决议,欧盟有权随时暂停或永久取消对数十个国家的免签待遇。 10月7日,欧洲议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全体会议上,用518票赞成、96票反对、24票弃权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了一项让不少国家都捏把汗的决议——欧盟今后有权随时暂停甚至永久取消对数十个国家的免签待遇。 这消息一出来立刻引发震动,要知道过去拿着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护照的人,随便买张机票就能踏上申根区的土地,压根不用跟签证官打交道,可往后说不定就得老老实实去排队递材料,等着被严格审查了。 更让人关注的是,这次的新规玩了个“精准打击”的花样,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要是欧盟觉得哪个国家“违规”了,哪怕普通游客的免签还能暂时保住,也能单独把这个国家的政府官员的免签特权给撤了,等于直接断了这些官员轻松去欧洲的路子。 而且这暂停还不是一上来就永久的,一开始可能只是暂时的警告,但要是对方不纠正那些让欧盟不满的问题,那暂时的暂停就会变成永久取消,一点转圜的余地都不留。 客观来看,欧盟搞出这么个颠覆性的决议,不是脑子一热的决定。这两年欧洲内部的极右翼势力一直在上升,不少国家的民众对人员自由流动的意见越来越大,各国政府为了拉选票,不得不向这种保守的政治倾向妥协,收紧边境政策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再者,最近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闹得沸沸扬扬,欧洲民众的抗议一波接一波,这给那些过去对以色列比较友好的欧盟国家政府带来了很大压力,拿签证政策当筹码施压以色列,确实是个挺管用的办法。 还有就是跟美国的关系,这些年“美国优先”的论调让欧美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欧盟想借着签证这张牌强化跟美国的博弈,重新定一下欧美关系的调子。 欧盟自己也说了,出台这政策是为了应对“滥用免签旅行”的情况。比如这些年总有不少持免签护照的人跑到申根区,提一些毫无根据的庇护申请,搞得多国移民部门焦头烂额。 要知道以前欧盟想暂停免签可没这么容易,得欧洲委员会要么接成员国提议,要么自己主动决定,先暂时实施,再花时间调查对话,折腾一圈下来才能定,到现在为止也就只取消过瓦努阿图一个国家的免签待遇。可这次的新规等于把权力给简化了,欧盟想动免签的念头时,门槛低了不少。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赞成这个决议,卢森堡首相吕克・弗里登在投票前一小时还特意站出来说话,他说要是长期恢复边境管制,不光会给欧洲的经济添负担,更是对整个欧洲计划和它代表的价值观的倒退。 这话其实说到了不少人的心里,毕竟免签政策搞了这么多年,早就成了欧洲开放的象征,突然说能随便暂停,确实有点背离之前的理念。而且生意人也犯愁,要是美欧之间真的取消免签,跨境谈业务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都会蹭蹭往上涨,小公司说不定都扛不住。 现在欧盟已经放出话了,连具体的“目标”都有了苗头,比如格鲁吉亚要是在10月26日的议会选举里没能完全遵守标准,欧盟就考虑暂时中止跟它的免签制度。但有个关键问题得说清楚,这决议现在只是欧洲议会通过了,还不算彻底生效,按照规矩,得等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最终确认了才行。要是这一步卡壳,说不定还会有变数。 要是新规真的落地,影响可就不止一点半点。对美国、以色列这些国家的普通人来说,以后去欧洲旅游、探亲、谈生意,都得多一道手续:填申请表、准备资产证明、预约面签,说不定还得等上十天半个月才能拿到签证,遇上旺季排队排到怀疑人生。 而对那些政府官员来说,要是本国被欧盟盯上,想再去欧洲开会、访问可就难了,这等于直接卡了外交沟通的渠道。更有意思的是,免签这事儿从来都是双向的,要是欧盟真敢取消美国的免签,美国说不定也会反过来对欧盟国家下手,到时候两边的人都得遭罪。 现在美、以、澳大利亚这些被点名的国家还没正式回应,但明眼人都能猜到,他们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美国说不定会拿欧盟企业的市场准入说事儿,以色列也可能在能源合作上给欧洲使绊子。毕竟签证政策从来都不只是“能不能入境”的小事,背后藏着的都是外交博弈和利益交换。 还有个让人琢磨的点,欧盟说的“违规”到底是啥标准?是庇护申请多就算违规,还是跟欧盟在外交上唱反调就算?要是标准不明确,往后欧盟想捏哪个国家的“软柿子”,岂不是都能拿这个决议当借口? 这也是不少国家担心的地方,怕这政策最后变成欧盟随意拿捏别人的工具。不过目前这一切还只是“纸上谈兵”,得等欧盟理事会点头才算数。要是真的生效了,第一个被“开刀”的会是哪个国家? 是跟欧盟闹别扭的以色列,还是态度强硬的美国?普通民众会不会真的被卷进这场外交博弈里?这些都得接着观察。 信息来源:海外网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允许暂停或永久中止部分国家免签待遇2025-10-08
俄罗斯对外情报总局这回算是把话说透了,直接指着英国的鼻子爆料,说这个搅屎棍正在偷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