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了
美国正式宣布
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征收高额额外费用,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
这是美国又对中国出手了,这次把目标对准了海运——全球贸易的"大动脉"。当地时间10月3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公告,
这波收费分三类,刀刀直指成本:
1.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净吨收50美元;
2. 中国建造的船舶,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个卸载集装箱120美元算,哪个高收哪个;
3.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每净吨收14美元。
更狠的是,公告明确2028年费率将大幅上调,费用几乎要翻三倍。船舶必须在抵港前三天通过美国财政部平台缴清费用,没凭证的直接不让装卸或放行。
这笔账有多吓人?按航运机构测算,10万吨级货轮单次靠港要多掏500万美元(约3500万人民币),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2026年新增成本将达32亿美元,其中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要扛近五成(15.3亿美元)。
更关键的是,这相当于给中美贸易额外加了4%的关税,最后大概率要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买单,还可能加剧通胀。
不过美国想"卡脖子"没那么容易。中国早有准备,9月29日国务院刚修订《国际海运条例》,新增反制条款:对搞歧视性措施的国家,能直接收特别费用、限制船舶进出港口 。
而且中国海运的底气藏不住:全球53%的新造船订单来自中国船厂,外贸港口吞吐量占全球41%,美国想拆这张全球航运网根本不现实。
目前中国已联合欧盟、日韩等在WTO提诉讼,还在推动建立"国际航运公平联盟"抵制单边限制,企业也在调整船队部署、通过合理方式抵消成本。
这场"收费战"说到底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消费者和农场主恐怕要先感受到疼了。
国际航运协会秘书长盖·普拉滕指出:“单边收费会打乱全球供应链节奏,美国零售商和消费者将承担超25%的额外成本,还可能推高全球通胀。
值得反思的是,在全球供应链深度绑定的当下,美国靠单边收费"脱钩",既伤伙伴也损自身,或许该回到协商桌而非搞对抗。
美国这招真有点损人不利己!最后钱还得自己人掏,中国反制也准备好了,真没必要搞这种两败俱伤的事儿。
各位读者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商旅会林
鹰酱继续在作死的路上狂奔[大笑][大笑][大笑]
l2020
解决中国黑人留学生问题的关键是解决黑人留学生的性需求问题,当年阿拉伯人是直接剪掉黑人的太公的,日本人是借打疫苗阉了黑人的太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