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来就没打算把巴基斯坦打造成一个强国。就在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拿着稀土样品第三次访问白宫时,瓜达尔港2024年那份净利率不足15%的财务报表,已经说明了一切。 中国砸了三百多亿建港,还顺带修公路、搭电站,表面看是帮着铺基建,但运营起来才见真章 —— 中方拿了九成多的收入,核心的运营技术半点儿没传给巴方。 这港口要是奔着帮巴基斯坦崛起的路子去,哪能只算眼前这点运营账,早该往产业联动上使劲了,可现在连配套的 300 兆瓦燃煤电厂都没影,机场建好了每周也才五架航班,说好的区域枢纽连影子都没见着。 光看港口报表还不够,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带着稀土样品第三次往白宫跑,这事儿更说明问题。 要是中国真在往强国上扶巴基斯坦,哪儿能让他这么频繁地去给美国递橄榄枝?美国一掏五亿美元勘探费,巴方立马点头要建新码头,这边还在用着中国给的战机应对周边局势,那边就把战略矿产的主意打到了美国身上。 这种左右摇摆的空间,说白了就是中国没把缰绳勒得太紧,要是真想把巴打造成能独当一面的角色,早该在资源和战略上绑得更紧,不会给美国插缝的机会。 中巴经济走廊搞了十年,热闹劲儿早过去了。近九十个项目里,竣工的刚过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压根没动工。 最该带动工业的经济特区没建起来,原本拨给园区的钱被巴方拿去修了拉合尔地铁,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项目没什么经济回报,真正能造血的货运物流、出口园区反倒被晾在一边。 那条原本该是走廊核心的 ML-1 铁路,谈了十年没谈拢,最后还是亚洲开发银行牵头组了国际财团来融资,中国这边也没争什么。 这要是奔着打造强国的底子去,核心交通线哪能放任停滞,还让多边资本进来分蛋糕? 2023 年中国给巴基斯坦的投资直接降了七成多,嘴上说要扩合作,真金白银没跟上。倒不是中国拿不出钱,实在是没必要往深了投。 巴基斯坦那边土地征用纠纷不断,俾路支省还老有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安全成本越堆越高,可巴方连基本的秩序都没理顺。这种情况下还硬要砸钱扶成强国,纯属给自己找不痛快。 中国显然没这打算,只是保持着表面的合作框架,项目能推进就推进,实在不行也不勉强,毕竟真要扶强国,哪能容忍投资说降就降。 再说技术和产业,中国从来没给过能让巴基斯坦自立的东西。瓜达尔港运营了这些年,巴方还是只会干些基础活儿,核心的调度、管理全在中方手里。 走廊搞了十年,巴基斯坦还是靠卖资源过日子,工业化的影子都没见着,失业率虽说降了点,但底子还是虚的,欠着上千亿美元外债。 要是真想把他打造成强国,早该把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移过去,教他怎么自己造血,而不是只给些基建架子,让他靠着这点便利继续当资源出口国。 现在的局面其实很清楚:中国在巴基斯坦拿点战略便利,赚点运营收益,项目成了最好,不成也不亏;巴基斯坦拿着中国的基建缓解燃眉之急,同时还能找美国、找国际银行要好处。 这种各取所需的合作,压根就不是打造强国的路数。真要扶强国,得像当年美国对欧洲那样下血本,管技术管市场管安全,可中国显然没这个投入的心思。 巴基斯坦自己也没那个心气,政客光顾着搞些能拉选票的面子工程,真正要花十年八年打磨的产业基础、监管框架没人愿意碰。 中国看透了这一点,自然不会白扔钱。毕竟强国从来不是靠别人给基建堆出来的,得自己有那个筋骨,可中国没打算帮他练筋骨,巴方自己也懒得练,这事儿从根上就成不了。 所以说,瓜达尔港那点利润,还有巴方往白宫跑的脚步,合在一起就是答案。中国要的是战略支点和稳定合作,至于巴基斯坦能不能成强国,从来不在计划里。 这种合作算不上坏,就是别往 “打造强国” 上贴金,大家都挺清醒的。
*刚坐完中国建的高铁就翻脸?印尼这次玩得够绝!10月8日,印尼投资部长罗桑突然喊
【58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