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中美芯片大战,日本人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美国靠着尖端芯片硬磕中国,而中国呢,却悄悄用成熟芯片把全球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你可能不知道,全世界一年产的芯片里,绝大多数不是用在AI、大数据中心或者超级计算机上,而是装进电动车的控制单元、家里的洗衣机冰箱、工厂设备、智能电表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东西。 用量大、应用广、更新快,这才是芯片的真正大头,可这么大的市场,一直被国际舆论忽略,大家的目光都盯在更先进、更小、更快的制程上。 结果这个被忽视的板块,正悄悄改变全球格局,过去几年,中国在28纳米、40纳米甚至更老的一些制程上,产能和市场份额一路飙升,把原本固定的竞争格局打出了新花样。 很多业内人士才惊觉:这里面是真金白银的大市场。 追根溯源,美国的高端芯片封锁是导火索,为了卡中国的脖子,美国联手日本和荷兰,以设备出口限制为手段,切断了中国获取极紫外光刻机等最先进工具的机会。 目的就是让中国在3纳米、5纳米这些顶尖制程上没法追赶,按他们的逻辑,只要卡住技术,就能锁死中国的竞争力。 可事情没按剧本发展。高端设备被卡之后,中国厂商没有硬冲高端,而是掉头去深耕成熟制程,技术门槛低点没关系,只要产量大、品质稳定、价格够诱人,就能撬动全球供应链。 像中芯国际、华虹宏力这种企业,纷纷扩产提效,让中国的市场份额迅速上了台阶,制造成本也降了下来,打出了极强的价格优势。 更关键的是,成熟芯片的生产不像高端芯片那么烧钱,良品率高、供应稳定,即使走低价策略照样能赚钱。 就拿碳化硅材料来说,美国同类产品一片要卖到1500美元,中国厂商能做到500美元,而且性能还不差,这么大的差价,让国际对手很难招架,不少厂商直接转向采购中国产品。 反观美国的高端路线,产成本高、链条长,一环出问题就影响交付,更要命的是,美国本土产能还不够,还得依赖台积电等海外代工,这让产业链显得很脆弱,对市场波动的承受力也弱。 在日本一些产业专家眼里,中国这条路更贴近市场现实,高端芯片固然有技术价值,但全球真正的刚需,是那些用量大、技术成熟、替换频率高的芯片,这片市场规模是高端的几倍,还不容易在经济波动中断崖下跌。 随着中国产能扩张、价格优势拉大,这块市场的格局正在重写,全球电子设备的供应链越来越依赖中国,就算高端技术的封锁继续,中国也能用成熟芯片在全球保持话语权。 这不只是价格战,而是产业链重心的转移,过去大家觉得掌握尖端技术才是制高点,如今能稳定供应基础需求的能力,同样能决定一国在产业链的位置,这是中国在压力下的现实选择,也是被低估的竞争力。 从长远看,高端市场会一直存在,但支撑全球电子设备运转的,还是庞大的成熟制程芯片。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布局,让芯片产业的力量出现新的平衡,美国的封锁策略也因此失去了长期效力。 毕竟美国卡的是一个高价值但小产量的市场,而中国抓住的,却是一个巨大且稳定的需求池,说白了,这场博弈从短期看美国占了先手,从长期看,中国的路子更稳,更能把握市场节奏。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美国商务部长:中国正在扩充成熟芯片的产能,用成熟芯片封锁市场)
[微风]中美芯片大战,日本人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美国靠着尖端芯片硬磕中国,而中
芸霄记史
2025-10-09 11:47:01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