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纳土纳群岛,被印尼实际控制72年,如今还有机会收回来吗?   72年了,

顾议史实 2025-10-08 21:38:48

南海纳土纳群岛,被印尼实际控制72年,如今还有机会收回来吗?   72年了,南海西南角的那片海还是印尼说了算,纳土纳群岛,曾经华人遍地、郑和补给的老地方,如今却连中文名字都快没影了。   更扎心的是,印尼和越南今年还悄悄“分了家产”,把海域一划了之,完全没顾中国的感受。   很多人问:这一大片群岛,还有没有可能回到中国手里?说实话,这事,没那么简单,但也远没到彻底无望的时候。   纳土纳群岛到底啥背景?先别被“印尼领土”这标签迷了眼,早在东汉时期,中国文献《异物志》就记载了它。   明朝郑和下西洋,把这当作海上“加油站”;明宣宗还给起名叫“安不纳”,最早一批下南洋的华人也落户于此,清朝时期还有华人自建政权,搞自治,语言、宗教、祖籍全是“闽南味”。   但故事的转折从荷兰殖民开始,1724年,荷兰殖民者占了这里,并把名字改成“纳土纳”,开始系统抹去中国印记。   到了1949年,荷兰人一走,印尼人接了盘,从那时起,这片群岛就变成印尼国土的一部分,国际社会也默认了这现实。   印尼不是光说不练,它是实打实把纳土纳变成自家“铁打的地盘”,怎么做的?一是军力摆上去。   现在岛上驻扎了4000多军人,还有F16战机和雷达基地,拉奈空军基地扩建得比以前大一倍,战略地位不亚于“南方桥头堡”。   二是人心工程搞得干净利落,上世纪,岛上华人占80%以上,现在不到2%,怎么做到的?移民政策一搞,马来人、爪哇人源源不断进岛,华人文化逐步边缘化,连闽南语和华人祠堂都成了“历史遗迹”。   经济上也没闲着,印尼联合美国埃克森美孚开采天然气,储量高达222万亿立方英尺,占全国一半,这是实打实的“金矿”,谁掌控谁就握着能源命脉。   2020年,印尼总统佐科还亲自登岛表态:“主权无妥协余地。”这不是说说而已,是给区域国家打了个“定心针”,谁都别想碰。   中国怎么说?2015年,外交部明确表示“纳土纳群岛主权属于印尼”,但也留了一手,对周边海域的权益问题,中国不认印尼的“单边划线”。   这也是关键点:中国不争岛,但要海,九段线之内的资源、渔权、航道利益不能被别人随便拿走。   今年3月,印尼和越南私下划了重叠海域,中国直接抗议,认为这侵犯了中国在南海的正当权益。   从2023年《海警法》实施开始,中国加强海上执法,2025年甚至驱离了印尼的勘探船。这背后逻辑很清楚:你可以说那是你家地,但你不能在我家门口挖金子还不打招呼。   不要以为这只是中国和印尼的小纠纷。背后站着的大玩家是美国,尤其是在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后,美国对印尼的支持更实质了,F16战机的部署、能源开发的合约、联合军演的频率都在加码。   中国也不傻,早就提出“联合开发”的选项,想通过合作架桥,避免印尼彻底倒向美国阵营,但印尼目前的态度是,嘴上说欢迎合作,实际却在悄悄站队。   东盟国家也在看风向,印尼和越南划界成功,让其他国家觉得:中国的九段线说不定真没那么“硬”,这时候,中国必须通过行动告诉大家:我不争岛,但我不是没有底线。   回到标题那个问题:纳土纳群岛还有机会收回来吗?从主权角度讲,现实上已经很难,法理上,1948年国民政府的南海图并没把它包括进去,1949年后国际社会也普遍认可印尼的主权。   但这事不是“要不要收回来”这么简单。真正的焦点是:在不争岛的前提下,怎么把“海”的话语权守住,中国的做法是三步走:   强化存在感,海警常态巡航、执法维权不能停,就像在说:我不争你岛,但你别想独吞资源。   争取规则制定权,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谈判,把中国的姿态和底线写进地区共识中。   以合作代替对抗,联合开发是个务实的选项,既避免刺激印尼,又能稳住东盟其他国家的观望态度。   纳土纳群岛这盘棋,早已不是简单的“领土争议”,而是区域政治、能源经济、战略平衡的多重战场,中国现在做的,是在不打乱牌桌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守住自己的海洋利益。   不是每一寸曾经的土地都能拿回来,但每一条航线、每一滴油气、每一个执法船的轨迹,都是在告诉世界:这片海,中国不会缺席。   72年过去了,这片群岛或许很难“归”,但它也不该彻底“去”,真正的较量,从来都不是地图上的涂涂改改,而是你能不能在这片海上一直存在下去。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