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在中国破防了!9月28日,湖南张家界,两美国游客正准备爬山,突然看到有外骨骼机甲出租,处于好奇,半信半疑地穿上,没想到他们体验完直接傻眼,连连惊呼"中国太先进了",当听到价格时更是震撼不已! 2025年9月底,一段美国游客在张家界体验外骨骼机甲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刷屏。 视频里,博主克里斯蒂安・格罗西对着镜头连连惊叹,配文写着“在中国,科幻电影里的设备能租来爬山”。 这条视频不仅让国内网友热议,连印度《斯坦时报》都专门报道,称中国“把高端科技变成民生工具的速度,让世界惊叹”。 很少有人知道,视频里这台让外国游客震撼的设备,最早可不是为爬山设计的。 早几年,外骨骼技术主要用在军工领域,帮士兵扛重型装备、减轻身体负担。 后来,技术慢慢转向医疗康复,成了行动不便人群的“行走助手”。 国内企业一直没停下改进的脚步,2023年深圳国际康复博览会上的外骨骼设备,还又大又笨重,两个人抬着都费劲。 优必选科技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正把医疗级设备的成本从300万元压到50万元以内,就是想让更多人用得上这种好东西。 最先把这台设备引入景区的,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景区工作人员说,之所以选它,是因为看到了游客的痛点。 景区山路虽修得平整,但全程走下来要四五个小时,不少中老年游客走到一半就体力不支,只能坐在路边叹气,好多山顶的美景都没机会看。 自从2025年五一假期推出租赁服务后,情况变了:很多老人穿戴机甲后,不用儿女搀扶,也能稳稳走上台阶,到了山顶还能笑着拍照。 后来,泰山、黄山也跟着引入,到9月底,八达岭长城、武夷山、华山等几十家山岳型景区,都能租到这台设备了。 格罗西和同伴就是在9月底的一个周末,在张家界景区入口撞见这台设备的。 当时两人正背着登山包看地图,眼角余光瞥见一排银色的“机械架子”,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外骨骼机甲租赁点。 格罗西后来在视频里说,一开始他俩都不信:“这东西看着像玩具,真能帮着爬山?” 直到工作人员帮他们穿戴好——调整腰带和膝关节固定带,用手机扫码连设备选“山地模式”,前后不到两分钟就弄完了。 刚开始走的时候,两人都放不开,步子迈得特别小。 可走了十几米,格罗西就忍不住“哇”了一声:原本登山时腿像灌了铅的沉重感,居然轻了! 上台阶的时候,膝盖像有股劲儿托着,不用使劲就能抬起来。 下坡更明显,机甲好像能“缓冲”,脚落地时一点不震腿。 同行的伙伴体重两百多斤,平时爬十级台阶就喘得不行,这次居然能跟着格罗西小跑了一段,停下来的时候还一个劲摸机甲,眼神里全是不敢信。 体验完,两人最关心的就是价格。 当工作人员说“半小时30元,租一天157元,押金200元”时,格罗西当场掏出手机换算汇率,确认完之后连连摇头:“在美国根本不敢想!” 他说,美国的外骨骼设备都归为医疗用品,单台售价高达5万美元,普通人想用上,得先让医生开证明,再走医保审核流程,光等审核结果就要一两个月。 视频下面,还有日本网友晒出东京同款设备的账单,单日租金2万日元,比张家界贵了不少。 其实,像这样贴近民生的科技产品,在国内景区还有不少。 河南老君山有智能导览机器人,1.5公斤重,租一天80元,不光能讲景点故事,还能帮着规划路线、约门票,好多老年游客用它,再也不怕看不懂文字介绍、走丢了,每天都能租出去200多台。 浙江西湖还有电动助力折叠轮椅,续航20公里,能折起来放汽车后备箱,每小时20元,景区的石板路也能走。 到现在已经帮了上万行动不方便的游客,不少外国游客用完都夸“中国景区想得真周到”。 这些科技能在景区快速普及,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国内有成熟的产业链,零部件的生产成本低,加工工艺也先进,比如外骨骼机甲的核心零件,国内工厂能批量生产,价格比进口的便宜一半。 另一方面,不管是企业还是景区,都没把这些科技当“炫技的摆设”,而是真的盯着游客的需求——老人怕累,就做省力的机甲;游客怕迷路,就做导览机器人。 就像外骨骼机甲,从帮士兵减负,到帮病人康复,再到帮游客爬山,一步步走到老百姓身边。 也难怪外国游客会震撼,这样既实用又实惠的科技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确实少见。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在新疆喀纳斯景区发生的一件小事,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几位外国游客,看到我们
【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