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女子专门为老人洗澡,500洗一次,她洗的不是肉体,是尊严 在上海某老旧小区的五层楼道里,四个身影正小心翼翼地扛着折叠浴缸、血压仪往上走,领头的是陕西人聂积燕。 他们要去给一位92岁的瘫痪老人洗澡,这项服务收费500元。 对很多人来说,500元洗次澡难以理解,但对聂积燕和她服务的老人而言,这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重量。 聂积燕踏入这行前,从没想过自己会以“帮人洗澡”为生。她在陕西老家开过旅馆,后来又转型做旅行社,生意不算大,却足够让一家三口过得安稳。 2019年底疫情突至,旅游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她的旅行社撑了不到半年就关门了。 积蓄很快被房租、生活费耗光,40多岁的她外出找工作,却因年龄和技能限制屡屡碰壁,那段时间,她连做梦都在愁怎么挣钱。 2022年,上海的亲戚给她提了“助浴师”这个职业——上门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澡,一次能挣500元,不用高学历,只要肯学就行。 起初聂积燕是抗拒的,“帮陌生人洗澡,又脏又尴尬,哪像正经工作?”可看着家里的账单,她还是咬咬牙,收拾行李去了上海。 到了上海她才发现,助浴师远非“搓澡”那么简单。 她得先去正规机构培训半年,学的内容细到苛刻:老人皮肤薄,水温必须卡在36-37度,差一度就可能烫伤或着凉。 失能老人骨骼脆弱,3-4人协作搬运时,手放哪里、用多大劲都有讲究。 等通过理论和实操考试拿到资格证,又跟着老员工跑了十几次现场,她才敢独立接第一单。 那第一单,就是开头提到的92岁中风老人。 老人瘫痪在床大半年,家里飘着异味。 聂积燕和同事先给老人测血压、心率,确认稳定后才开始准备。 水温调了三次,用温度计反复核对。 把老人从床上挪到浴缸,花了15分钟,四个人屏着呼吸不敢出错。 洗澡全程没超30分钟,眼睛一直盯着监测仪器,洗完帮老人擦干换衣,再把设备拆下来消毒打包,前后忙了近3小时。 临走时,老人拉着她的手颤声说“谢谢姑娘,我总算像个人样了”,那一刻,聂积燕突然懂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干这行久了,聂积燕遇到过不少棘手事。 有次给失智老人洗澡,老人一碰到水就挣扎,指甲把她胳膊划出血,她没停手,一边轻轻拍老人的背,一边哼陕西童谣,老人竟慢慢安静下来。 还有次给男性老人服务,对方故意凑近说不当的话,她没法翻脸,只能大声喊“您是不是不舒服? 叫家属来看看”,家属过来后,老人才收敛。 后来再给异性老人服务,她都会提前让家属在场,既避嫌又保护自己。 最让她难忘的是2023年的一次临终助浴。 上海一位肺癌晚期老人的儿女找到她,说老人快不行了,就想干干净净地走。 聂积燕和同事签了免责协议,带了急救包上门。 洗澡时,她听老人讲年轻时的事,没成想老人呼吸突然变急,她们赶紧把老人抬回床上,刚盖好被子,老人就没了气息。 她慌得手心冒汗,怕家属追责,可老人女儿却握着她的手说“谢谢你们,让我爸走得有尊严”,这句话,她记到现在。 如今,聂积燕的团队有十几人,客户预约要排两三周。 可全国像她这样的助浴师还不到2万,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却有2.64亿,失能半失能的达4000万,很多老人几个月洗不上一次澡。 北京的王芳和她一样,以前开餐馆,疫情后转行做助浴师,为了方便在胡同里搬运,把浴缸改成折叠款,现在成了胡同老人的“专属浴师”。 质疑声从没断过,有人说500元太贵是“黑心钱”。 可聂积燕算过账:每次服务要2-3人,设备维护、消毒、员工意外险都是成本,且要承担老人突发状况的责任,心理压力不小。 广州“暖夕”助浴团队更细致,为糖尿病老人准备无刺激用品,洗澡前后还测血糖,这些都要花钱花心思,收费真不算离谱。 好在这行慢慢被认可了,2023年助浴师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十四五”规划也支持助浴行业发展。 成都有家助浴机构去年招20人,虽只来了5个,但比起以前“没人愿来”,已经好很多了。 越来越多人明白,这不是“脏活”,是在守护老人的尊严。 现在的聂积燕,很少跟人解释这份工作,只是每次服务完,看着老人干净的笑脸,她就觉得踏实。 她说以前开旅行社带别人看风景,现在做助浴师帮老人找回体面——这份满足感,比挣多少钱都珍贵。 那么到最后,你们觉得这份工作怎么样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今天看到一则关于孤寡老人的新闻。上海有位83岁的老太太,有天她点了份外卖,等外卖
【14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