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东老人私藏2支手枪被群众举报,民警上门收缴,不料老人却说:这把枪是粟裕将军奖励我的!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当时全国正严格执行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民间枪支一律收缴。济南莱芜警方接到举报后高度重视,立即前往一位七旬老人家中。 民警礼貌地说明来意,老人却异常镇定地走进屋内,取出一个红漆木盒,里面正是两把擦得锃亮的驳壳枪和一把军用匕首。 就当民警准备收枪时,老人伸手拦住,从盒内抽出一张泛黄的纸张—竟是解放军6020部队签发的持枪许可证。 这位老人名叫滕西远,那年他71岁,他平静地向民警讲述起这两把枪的来历。 1925年,滕西远出生在山东莱芜一个贫苦农家,父母早逝,兄弟五人相依为命。抗战全面爆发后,家乡沦陷,最小的弟弟在逃难途中活活饿死在他背上。 国仇家恨让13岁的滕西远毅然加入地方锄奸队。因他身形瘦小、皮肤黝黑,战友们都亲切地叫他“滕黑子”。一次侦查时,他与两名队员配合,用匕首手刃落单日军,首次展现胆识。 1940年日军对鲁中根据地大扫荡,八路军在杨家横村设伏。战斗中,滕西远一枪击毙日军旗手,导致敌军指挥混乱。子弹打光后,他与敌人白刃相搏,腋下被刺伤仍顽强反杀。 此战他毙敌6名,其中还包括一名小队长,被记一等功。表彰大会上,支队司令员廖容标将自已的匣子枪赠予他:这是给你的奖励!这是第一把枪的来历。 解放战争时期,滕西远已成为华东野战军炮兵连长。1947年南麻战役前夕,他在巡查哨点时发现一支200余人的国民党部队正潜藏于山沟,距我军驻地不足一里。 此时回营报信已来不及,他果断与哨兵唱起“空城计”,向敌群投掷手榴弹后高声呐喊:你们被包围了!同时鸣枪制造声势。 敌军惊慌失措,被我军迅速包围全歼。战后,粟裕将军亲自为他挂上一把驳壳枪,称赞他是“孤胆英雄”。这就是第二把枪的由来。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滕西远再度奔赴战场。1951年一次穿插行军途中,部队被敌军坦克阻拦。危急关头,他背负8斤炸药包,借助夜色掩护匍匐接近坦克,成功炸毁履带。 撤离时敌军子弹如雨点般扫来,他凭借过硬军事素质奇迹生还,被志愿军司令部授予“爆破英雄”称号。 1963年,滕西远转业回乡,在莱芜城建、市政等部门默默工作数十年,亲历了小县城的发展变迁。1982年,得知国家加强枪支管理,他联系原部队说明情况。 部队领导理解这两把枪的特殊意义,特批持枪证明,并对枪支进行技术处理,确保不能击发。1996年民警上门时,核实了持枪证合法性,检查确认枪支已失效,最终决定尊重这位老英雄的意愿。 两把枪静静躺在木盒中,它们不仅是个人荣耀的见证,更承载着一代人的烽火记忆。民警的尊重与法律的温情,共同守护了这段活着的历史。 信息来源: 济南日报《忠诚丨一把匕首两把枪见证戎马一生——“粟裕将军奖我一把枪” 齐鲁晚报《双枪老兵“滕黑子”,入朝作战曾孤身炸毁敌军坦克》 中国国防报《走进百岁老兵滕西远的传奇军旅人生》 大众网《城·事:滕西远:13岁手刃日本兵 孤身炸坦克成爆破英雄》
哈尔滨的肖某鹏,你出名了!不仅在山东,全国人都知道了,山东烟台,4人结伴
【86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