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达尔港旁边,巴基斯坦邀美国建新港口 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巴方正与美方探讨在帕斯尼地区建设一座新港口,该地距离中巴经济走廊旗舰项目,瓜达尔港仅约113公里,距伊朗边境也不过160公里左右。 这一动向迅速被部分西方媒体解读为“地缘战略转向”“对华关系松动”甚至“中巴经济走廊受挫”。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帕斯尼港并非新建港口,而是巴基斯坦既有港口之一,位于俾路支省沿海,长期以来主要用于渔业和小型贸易。 近年来,巴政府确有计划对其升级改造,以缓解瓜达尔港尚未完全释放的货运压力,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024年底至2025年初,巴基斯坦港口管理局多次公开表示,希望吸引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资本参与帕斯尼港的现代化建设。 今年9月,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官员访问巴基斯坦期间,双方就基础设施合作进行了技术性磋商, 其中就包括帕斯尼港的潜在投资可能。但截至目前,双方尚未签署任何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更谈不上“美巴联手对抗中国”。 那么,巴基斯坦为何在此时推动帕斯尼港项目? 这背后更多是经济现实驱动,而非战略转向。瓜达尔港自2016年正式移交中方运营以来,虽在港口基建、自贸区建设等方面取得进展,但受制于腹地交通网络滞后、产业配套不足、安全形势复杂等因素,其商业吞吐量始终未达预期。 据巴基斯坦商务部2025年8月发布的数据,瓜达尔港年集装箱处理量仍不足10万标箱,远低于卡拉奇港的300万标箱。 在此背景下,巴政府希望借助多个港口协同发展,形成“多点支撑”的沿海物流体系,既可分散风险,也能提升整体港口经济效率。帕斯尼港作为距离瓜达尔最近的天然良港,自然成为优先选项。 至于美方参与的可能性,也需理性看待。 美国近年来确实在印太战略框架下加大对南亚基础设施的关注,但其实际投入极为有限。美国这家公司在巴基斯坦的现有项目总额不足5亿美元,且多集中于能源和数字领域。 即便未来参与帕斯尼港建设,也极可能是小规模技术援助或融资支持,而非主导运营。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官方多次强调,所有港口合作均遵循“非排他性”原则,欢迎包括中国、美国、阿联酋等在内的多方参与。 这种“多边平衡”策略,恰恰是巴外交的一贯传统,而非针对某一国家的刻意疏远。 那么,这一动向是否会对中巴关系造成冲击? 答案是否定的。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早已超越单一港口范畴,涵盖能源、交通、产业、民生等多个领域。 截至2025年9月,走廊框架下已完工和在建项目总金额超过620亿美元,其中能源项目解决了巴全国约30%的电力缺口,喀喇昆仑公路二期、拉合尔橙线地铁等交通项目极大改善了民生。 更重要的是,中巴双方在2024年已就瓜达尔港第二阶段开发达成新共识,重点推进产业导入和自贸区招商。中国对巴投资不仅未减,反而在向纵深拓展。 事实上,巴基斯坦军政高层近年来多次公开强调中巴关系的“不可替代性”。2025年7月,巴陆军参谋长在伊斯兰堡安全论坛上明确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是国家发展的生命线,任何外部合作都不会动摇这一核心。” 同年8月,巴总理在会见中国代表团时重申:“瓜达尔港的成功是巴基斯坦的成功,中方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无可替代。” 这些表态并非外交辞令,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清醒认知,在巴当前财政紧张、外债高企的背景下,中国提供的长期低息贷款、基础设施支持和市场准入,是其他任何国家难以复制的。 对于中国而言,真正的考验不在于某个港口是否“独占”,而在于能否通过持续提升瓜达尔港的运营效率、产业吸附力和区域辐射力,使其成为不可替代的枢纽。 只要中巴双方继续聚焦发展、深化互信,外部杂音终将不攻自破。 毕竟,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真正决定胜负的,从来不是一时一地的布局,而是长期合作带来的共同繁荣。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 2025-10-05 巴基斯坦被曝向美国提议建造港口运矿,“紧邻中资瓜达尔港”
中国,从来就没打算把巴基斯坦打造成一个强国。就在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拿着稀土样品第
【16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