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能一次性把美债都卖了?不夸张的说,中国今天要是全抛售了,中美明天就有可能打起来。因为中国手上的美债不只是一张普通的债券,更像是根拿在手上的“金融核按钮”。 抛美债听起来特解气,可真这么干,最先亏的就是自己手里的钱,手里持有的美债不是现金,一旦大量抛售,市场上供过于求,价格肯定会暴跌。 剩下没抛出去的那些,市值也会跟着缩水,等于平白无故蒸发一大笔财富,这些钱可不是小数,是外汇储备里的核心部分,本来是用来稳住汇率、应对国际贸易波动的。 要是一下子没了大半,遇到人民币有波动的时候,想出手稳定都没弹药,之前就出现过类似情况,市场一慌,钱就往外跑,国内的物价、外贸企业的结算都得受影响。 更麻烦的是,抛出去的钱没地方去,全球能装下这么大规模资金的资产本来就少,黄金储备不够,其他国家的债券市场要么太小要么不稳定,强行塞进去又是新一轮的风险。 抛了不光自己吃亏,全球金融市场都会跟着乱,美债是很多国家外汇储备的配置选择,也是全球资产定价的基准。 一旦中国全抛,其他持有国可能会跟着恐慌抛售,美国政府再借钱的成本就高了,美国本身债务压力就大,每天要还的利息都不是小数,融资成本一涨,会有违约风险。 这种风险会顺着金融链条传到全世界,股市会跌,汇率会乱,新兴国家的资本会外流,企业借钱成本变高,很容易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到时候,国际上都会把责任推过来,觉得是中国引发了危机,这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立国际信誉一点好处都没有。 更严重的是中美关系会彻底走到头,冲突可能从金融蔓延到其他领域,美国不会坐视不管,之前对其他国家用过的金融制裁手段都可能用上来,比如冻结在美资产、把银行踢出国际结算系统。 贸易上也会加码,提高关税、限制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外贸企业订单会减少,工厂可能倒闭,工人就业会受影响,技术封锁也会更严,本来就紧张的芯片、科技合作会彻底中断。 这些还只是经济层面,地缘上的摩擦可能会变多,敏感地区的局势会更紧张,毕竟经济矛盾激化后,其他领域的冲突很容易被点燃。 所谓的“打起来”不是夸张,是这种极端行为会彻底堵死所有对话的可能,双方只能在对抗的路上越走越远。 其实中国从来没打算一次性抛售,这些年一直在慢慢调整,持仓规模降了不少,但始终保持着一定量,这种做法不是妥协,是算清楚了利弊后的战略定力。 慢慢减既能避免市场恐慌,又能减少自己的损失,同时还在偷偷建自己的金融防线,一边减持美债,一边增加黄金储备,连续多年都在增持,黄金能对冲美元波动的风险。 所谓的“金融核按钮”,本质是一种威慑,不是武器,它的价值在于让对方知道有这么个筹码,而不是真的用掉。 中美经济早就深度绑在一起,美债就是其中一根关键的纽带,断了对谁都没好处,真把这根纽带扯断,就是两败俱伤。 中国现在的做法其实更聪明,不搞一次性的极端操作,一边通过渐进减持施压,一边悄悄搭建自己的金融基础设施,培养替代资产,等到美元体系依赖降下来,手里的筹码只会更硬,这不是胆小,而是一种智慧,不追求一时的痛快,而是要长久的主动。 评论区聊聊,你觉得中国这种慢慢调整的美债策略,是不是比一次性抛售更能掌握主动权?
已经走主升浪的固态电池,你手里有吗?恩捷股份(隔膜龙头)国轩高科(pack技术
【4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