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预感,峨眉山这次真的要变天了! 不是因为598元的价格,也不是因为公主抱的争议,而是这次事件暴露了旅游服务监管的大片空白。 今年8月底,峨眉山陪爬服务突然火爆网络。视频里年轻力壮的陪爬员或背或抱协助女游客登山,一对一服务价格从598元到798元不等。团队声称已服务超千名游客,其中九成是女性,平均年龄30岁左右。 表面看,这满足了部分游客需求。峨眉山全程徒步几十公里,耗时10多小时,对普通人体力挑战不小。陪爬员提供路线指引、安全保障和情绪支持,让不少体力有限的游客实现了登顶观日出的愿望。 但深究下去,问题不少。这些服务属于私人行为,缺乏准入门槛和服务标准。陪爬员是否具备专业资质,价格如何透明化,意外责任谁来承担,都是未知数。有游客反映,某些陪爬员会在服务过程中暗示加价提供特殊服务。 为什么九成客户是女性?除了体力因素,更多是安全需求和情感陪伴。独自爬山的女性担心安全问题,希望有个专业向导陪伴。漫长的登山路上,有人鼓励打气,帮忙拍照,让旅行不再孤单。 陪爬经济的兴起反映了旅游消费的多元化趋势。传统旅行社的标准化服务已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人愿意为安全感和情绪价值付费。 任何新业态发展都不能以牺牲规范和安全为代价。陪爬服务需要明确的职业培训、服务边界和保险机制。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制定行业标准,让游客权益得到保障。 旅游创新值得鼓励,但只有建立在规范基础上的服务才能真正经得起考验。
我有预感,峨眉山这次真的要变天了! 不是因为598元的价格,也不是因为公主抱的
才高八斗圆圆月
2025-10-06 22:39: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