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预感,职场维权这次真的要变天了 不是因为崔丽丽怒怼网友的激烈言辞,也不是她索要2000万的争议,而是这场官司悄悄改写了职场性侵维权的规则。 2023年9月,天津某公司销售总监崔丽丽在杭州出差时,被老板王某性侵。事后她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直到2024年12月才拿到工伤认定书,成为全国首例性侵获工伤认定的案例。但比案件本身更值得琢磨的是她的维权方式——穿着被侵当天的衣服出庭、公开谈论两年无夫妻生活、在短视频里直怼网友。有人骂她炒作,可若仔细看,她的每一步都踩在法律空白点上。 普通女性遭遇类似事情,往往因取证难、怕丢工作而沉默。崔丽丽最初也没敢报警,拖了10天才行动,生物证据早已消失。能扳倒老板的关键,是检察官从酒店监控里发现隔壁房客录下了呼救声,这才固定了证据。她的工伤认定也一波三折,公司反复上诉,直到2025年7月法院才维持原判。 关于2000万私了的争议,她解释是对方先提出200万和解,她故意抬高金额拒绝妥协。这种带刺的回应,反而揭穿了某些“用钱抹平罪行”的套路。如今她索赔200万停工留薪工资,官司仍在拉锯,但她的行动已推动多地试点职场性侵快速处理机制。 此案最深的裂缝,在于社会对受害者的完美想象。很多人觉得受害者就该隐忍悲情,但崔丽丽偏不。她高调维权,像在滚钉板,每步都渗血,却也扎穿了旧有的沉默文化。法律学者姚金菊早说过,性骚扰维权成本高,根源是社会容忍度太低。而崔丽丽的出现,至少让下一个受害者不必独自摸黑走路。
最近亲戚圈里出了一件大事,实在太过于离奇,让网友百思不得其解。
【16评论】【12点赞】
李逍遥
洗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