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一大学生在新疆餐馆里吃饭,看到餐馆老板家女儿因为数学题绞尽脑汁,他拿

湖锦行 2025-10-06 21:22:27

3月29日,一大学生在新疆餐馆里吃饭,看到餐馆老板家女儿因为数学题绞尽脑汁,他拿过来一看,立马给女孩讲起来,不厌其烦地讲了半个小时,小女孩听完立马思路打开,事后老板娘想要给大学生免单,没想到这名大学生的做法亮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3月29日傍晚,新疆一家餐馆里飘着烤包子的香气,而收银台旁却有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对着数学作业本皱紧眉头,笔尖在纸上反复涂抹,连抓头发的动作都透着焦急。 这一幕,被邻桌等待餐点的大学生看在眼里。他起身走近,发现女孩卡在一道行程应用题上,便轻声询问后接过作业本。 然而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他随手拿起桌上的辣椒罐、醋瓶当作两辆车,又捏起几粒孜然当路边的标记,边摆边讲解:“你看,辣椒罐从这边出发,醋瓶晚一点走,它们什么时候能遇上呀?” 女孩的眼睛渐渐亮了,跟着他的思路在纸上写写画画,半小时后终于解开难题,兴奋地在题目旁画了个大大的对勾。大学生还怕她记不住,特意在小纸条上写下解题关键步骤,叮嘱她贴在课本里。 这一切被后厨的老板娘看在眼里,等大学生吃完准备结账时,她急忙上前要免单致谢,却发现大学生早已悄悄付完了钱。“吃饭付钱是应该的,孩子能学会才重要。” 大学生笑着拒绝,老板娘过意不去,执意塞给他一瓶酸奶,他推辞不过才收下,还答应以后路过时可以帮孩子辅导题目。 后来,餐馆墙上多了块“数学菜谱”小黑板,用拌面份数、烤包子分配讲数学题,吸引不少孩子来讨论。 后来隔壁超市摆起“作业桌”,曾是数学老师的理发店老板也加入免费辅导的队伍,整条街渐渐有了互帮互助的温暖氛围。 两个月后,老板娘收拾女儿书包时,发现数学试卷上印着鲜红的89分,女儿还念叨着“数学像玩游戏,解出来特别开心”。 其实,善意从不是单向的给予。大学生用半小时的耐心,点亮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老板娘的感恩,又让这份温暖在街巷间传递。 就像用孜然讲数学的巧思,最好的善意与教育,从来都藏在生活的细微处。它不需要轰轰烈烈,只需一份主动的关心、一次耐心的停留,就能在彼此心里种下温暖的种子,慢慢长成照亮他人的光。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澎湃新闻

0 阅读:0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