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在全球铁矿石价格下行趋势十分明显的情况下竟然单方面对中国企业逆势涨价15%且拒绝以人民币结算,这是明晃晃地把中国钢企当成了提款机。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国内钢企发出指令暂停采购以美元结算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必须按现市场价以人民币结算。 现在全球铁矿石现货价才 80 美元一吨,必和必拓却非要按 109.5 美元的高价签年度长协,硬生生涨了 15%。 没人想到必和必拓会把“依赖”当成“拿捏”的资本。这家占全球铁矿石贸易近三成份额的巨头,早把中国市场当成了“稳定现金牛”——中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里,它一家就占了9.7%,而中国采购量更是撑起了它60%的出口营收。过去十年,靠着中国基建和制造业的需求,它躺着赚走千亿利润,却忘了市场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依附。2025财年铁矿石现货价跌了19%,它的铁矿石业务EBITDA已经降了24%,却还想靠绑架长协价把亏损转嫁给中国钢企。 这波涨价对中国钢企来说简直是“割肉”。河北一家中型钢企的采购经理算了笔账:按年进口200万吨必和必拓铁矿算,109.5美元的长协价比现货价多掏近6000万美元,相当于吃掉全年三成利润。更憋屈的是美元结算的额外成本——美联储今年两次加息,汇率波动让每笔订单又多支出2%的成本,这些钱最终都得摊到钢材价格里。难怪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下指令时毫不含糊,连已在途的船货都暂停接收,这是戳破“提款机”幻想的硬气。 必和必拓的嚣张,本质是对中国供应链布局的误判。它以为中国离了澳矿就玩不转,却没看见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已经启动开采,11月首批矿就会运抵中国,这处全球最大富矿的成本才30美元/吨,品位还比必和必拓的高3个百分点。巴西淡水河谷更早就识趣,把40%的对华订单改成人民币结算,今年还在上海设了结算中心,订单量涨了12%。俄罗斯也趁机补位,同江口岸的矿运量半年涨了22.9%,人民币结算占比都冲到45%了。这些“备胎”不是临时找的,是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三年布局的结果,现在终于派上用场。 澳大利亚政府比必和必拓先慌了神。10月1号,国库部长连夜找必和必拓CEO会谈,总理阿尔巴尼斯对着媒体喊“失望”,却拿不出半点办法。他们太清楚铁矿石的分量——这东西占澳对华贸易的40%,要是失去中国订单,西澳皮尔巴拉矿区的堆料场半个月就得堆满,GDP可能掉1.2%。想找印度、日本填缺口?印度全年进口量才是中国的五分之一,日本韩国加起来都不够塞牙缝,物流成本还得再涨三成。 更打脸的是必和必拓自己的矛盾。CEO韩慕睿前阵子还说“中国需求保持韧性”,转头就用高价和美元结算把客户往外推。10月6号消息一出,它的股价单日暴跌4.8%,市值蒸发200亿澳元,矿业协会直接施压政府要求“赶紧妥协”。其实它早有松动迹象,部分现货交易已经偷偷改用人民币结算,只是拉不下脸全面让步,怕丢了“定价主导权”的面子。 这场博弈从来不是“买与卖”的小事。从2019年巴西矿坝溃坝被趁机涨价,到2020年因摩擦面临供应链风险,中国早看透了“单一来源”的隐患。现在推动人民币结算,不是要颠覆谁,是不想再被美元霸权牵着走——过去普氏指数由西方机构主导,中国明明是最大买家,却只能被动接受价格,这种日子该结束了。 必和必拓要是还端着架子,等着它的只会是更大的亏空。西芒杜铁矿明年产能就达1.2亿吨,国内废钢利用率也在提升,中国对澳矿的依赖度已经降了12%。市场的天平早就倾向买家,再抱着过时的霸权思维,迟早被踢出牌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澳大利亚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在全球铁矿石价格下行趋势十分明显的情况下竟然单方面对中
曼彤说世界
2025-10-06 14:20:37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