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8岁的吕燕去面试模特,她满脸雀斑,一个男人对她说:“你真漂亮,真好看。”吕燕心想: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男人,改变了吕燕一生的命运。 吕燕1981年出生在江西德安县一个矿区小村,家里就靠父母在矿上干活和种地过日子。作为独生女,她从小就长得跟当地人眼里的美人八竿子打不着。脸上雀斑点点,眼睛小,嘴唇厚,身高却窜得飞快。村里人聊天时,总有人叹气说这丫头长这样,以后日子难熬。学校里也一样,体育课排队,同学们故意把她挤到最后面。吕燕不爱出风头,埋头读书,成绩一直拔尖。她知道,外貌这事儿改不了,只能靠脑子找条出路。说实话,这种环境养成的韧劲儿,后来帮了她大忙。 长大点,吕燕开始琢磨自己的未来。父母年纪渐大,矿上活儿苦,她不想一辈子守着田地。18岁时,她听说城里有模特培训班,能教人怎么站有型、走路稳当。这听起来新鲜,她咬牙攒了点零花钱,坐长途车颠到南昌。培训班里,她个子最高,老师瞅了她半天,外貌上有点拿不准,但看她身材比例好,态度也实诚,就收下了。吕燕每天练走台步,挺直腰杆,从早到晚不偷懒。这段经历让她第一次觉得,高挑不一定是缺点。 1999年,培训班拉她去北京凑比赛人数。她坐火车晃荡一宿,到首都时两眼一抹黑。比赛台上,她尽力摆姿势,但没拿奖。别人可能灰心回家,她却决定留下来闯。租了个便宜合租屋,每天早出晚归,背着简历跑经纪公司。面试多了去了,有人客气点说不合适,有人直戳她脸型怪。吕燕听着这些,表面不吭声,私下加倍练基本功。她明白,北京这地方机会多,但门槛也高,得一步步熬。 那天,她走进一栋商业楼的面试间,穿旧衣服,手心直冒汗。负责人让她走两步,瞅完就摇头,说外貌太独特,不行。吕燕收拾东西要走,这时候造型师李东田开口了。他转着圈看她,然后说她漂亮,有国际味儿。吕燕当时没当真,但李东田没闲着,当场给她化了妆,把雀斑当亮点突出。完事儿,他给她起了个外号“雀斑百合花”,还找摄影师冯海拍了组照片。这些照片直接挂到王府井大街橱窗,路人围着看,议论这脸怎么就上镜了。 这组照片一出,吕燕的运气就变了。经纪公司开始主动找上门,她从零星小活儿干起。雀斑本是别人挑刺的地方,现在反倒成了她的标签。时尚圈里,有人开始聊什么是真美,不再光盯着白皙光滑的皮肤。吕燕借这东风,签了第一份正式合同。说起来,李东田这人眼光毒辣,他没把她往主流美改,而是放大个性。这事儿在当时挺新鲜的,让吕燕第一次感受到,外貌也能有多种玩法。 2000年,法国一家模特公司看中她,把她挖到巴黎。刚落地,她啥都不会,法语英语一窍不通,住小公寓,靠电子词典和地铁图混。面试还是老样子,有人嫌她脸太特别,活儿少得可怜。吕燕不挑,从广告小单接起,拍外景冻得直哆嗦,也顶着。晚上回屋,啃单词本到半夜。她知道,机会不会白给,得自己挣。慢慢地,圈里人注意到她的专业劲儿,一次Vogue拍摄让她露脸,摄影师当场夸她靠谱。 从那以后,吕燕的势头起来了。杂志封面找她,Dior和Gucci的秀她都走。2000年世界超模大赛,她拿全球亚军,一下子火遍国际。她的雀斑和小眼睛,不再是缺点,而是独特卖点。时尚界开始认可东方脸的多样性,吕燕成了代表。回想起来,她在巴黎的那些苦日子,值了。它让她明白,坚持不是空谈,得配上实打实的努力。国内媒体也报道她,很多人说,这女孩儿逆袭得接地气。 几年过去,吕燕回国,签了好几家国际公司,继续混时尚圈。但她不甘心只当模特,2013年自己搞品牌Comme Moi,主打25到35岁女性的简约衣服。起步时,她啥都不懂,从头学设计,熬夜改图纸,跟团队聊面料。品牌一推,就在上海开旗舰店,Vogue China主编张宇还点名表扬。吕燕这步走得稳,她把模特经验融进去,衣服设计注重个性,不追潮流瞎跟风。说实话,这品牌接地气,穿上舒服,还带点故事感。
大家发现没,最近的内娱真的大变天了。不是什么明星又塌房,而是喜事连连,女明星
【4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