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特朗普一直想逼全球和中国脱钩,让中国经济崩溃。可特朗普算来算去却漏了一步,没料到制造业回流还没影,科技泡沫倒是先吹大了。中国没事,美国反倒自己先出问题。 在中美经济博弈的迷雾中,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一心想切断全球与中国联系,幻想中国经济就此崩盘。可谁知,这步棋下得急,制造业影子都没见着,美国科技股泡沫倒先鼓起来了。中国稳得住,美国自己却乱了套,这场较量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特朗普上台那几年,美国对华政策转得特别硬,从2018年起就开始加关税,针对中国出口的钢铁、铝制品和电子设备征收25%额外税,涉及数百亿美元商品。目的就是想把中国踢出全球供应链,让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结果呢,贸易战打下来,美国企业成本直线上升,消费者买东西也贵了。根据美国税务基金会数据,特朗普关税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2025年多缴近1300美元税负。中国这边,出口受点影响,但很快调整过来,通过“一带一路”拓展新市场。 脱钩的重点在制造业回流上,特朗普到处喊口号,说美国工厂被中国抢走了,得全拉回来。可现实远没那么简单。美国劳动力成本高,环保法规严,企业一算账,就不乐意了。典型例子是台积电,美国政府从2020年起施压,让它在亚利桑那州投120亿美元建厂。结果2024年,这个厂亏损143亿新台币,累计四年接近400亿新台币。问题出在工人短缺、供应链不全,零部件运来总延误。反过来,台积电在南京的厂2024年利润259.5亿新台币,产业链完整,效率高得多。这说明啥?企业不是为政治买单的,市场逻辑摆在那,回流谈何容易。 科技领域,美国打压更狠。从2019年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断芯片、断软件供应,本想让华为手机业务崩盘。没想到华为硬扛下来,开发出鸿蒙系统。2019年鸿蒙刚出时,只限于手机,现在到2025年,已扩展到电脑、汽车等领域,全球市场份额4%,在中国达19%。用户反馈,系统兼容性好,多设备互联顺畅。中国芯片企业如中芯国际,也在压力下加速国产替代,工艺水平逐步追上。美国的算盘落空了,中国科技反而更自主。 美国那边,科技股看起来热闹,特别是AI风口上,英伟达市值一度超苹果。但泡沫迹象明显,欧洲央行2024年就警告AI股票有风险。英特尔2024年上半年亏20亿美元,全年净亏损达192.33亿美元,不得不裁员15%。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降9%,汽车营收更跌20%。这些公司账面风光,实际日子紧巴巴。原因呢?资金都涌进股市,实体经济没跟上,美联储低利率政策推波助澜。 供应链重组也是脱钩一环,美国搞“友岸外包”,想把产业链移到印度、越南。苹果试着把部分生产搬到印度,但2025年高端iPhone还得靠中国组装。苹果200家核心供应商中,80%在中国有厂,这些厂供应链齐全,效率高。印度那边,基础设施弱,物流不顺,富士康印度厂80%产品本地消化,出口难。企业不愿冒断链风险,苹果对华依赖依旧强。地缘紧张下,苹果2025年加速在印度扩产,但短期内中国地位稳固。 中国呢,没跟着乱来。一边稳住国内经济基本盘,搞基建、扶持高端制造,一边推进科技突破。鸿蒙、中芯国际这些成果,都是在外部压力下练出来的。产业链更稳,国际市场更广。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近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一带一路”投资达571亿美元,中东、中亚成重要伙伴。贸易船只忙碌,货物进出频繁,中国出口没被卡住脖子。 美国为脱钩花大钱,补贴企业、减税,可制造业没起来,财政赤字倒越来越大。2025年,特朗普关税继续生效,贸易战拉长,美国经济承压。中国政策稳扎稳打,注重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多元,科技自立。结果,美国内部矛盾暴露,中国经济韧性强。 回头看特朗普的脱钩梦,本想让中国经济出问题,谁知制造业回流遥遥无期,科技泡沫先冒头。中国没事,美国自己先乱。这步棋漏算了市场规律和全球分工现实。未来,中美互动还得看实际,美国调整政策,中国继续开放合作,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其实特朗普一直想逼全球和中国脱钩,让中国经济崩溃。可特朗普算来算去却漏了一步,没
虎虎聊娱乐
2025-10-05 16:42: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