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法犯法,罪加一等!2020年,北京一90后女律师,为了贪小便宜,竟然利用自主结账设备,以不结账、少结账的方式,先后30余次盗窃超市盒饭、蛋糕等商品,共价值1800余元,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她被抓后送上了法庭,法院判了! 北京朝阳区一家律所的90后女律师刘某,原本月入过万,却因为贪图小利,在超市自助结账时动起了歪脑筋,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她利用自助结账机无人看管的漏洞,先后30多次偷拿商品,涉案金额1800余元。 东窗事发后不仅被判刑罚款,律师执业证书也被吊销,彻底断送了法律职业生涯。 刘某是北京某政法院校毕业,2019年通过司法考试后进入一家中型律所工作,同事眼中的她业务能力不错,主要负责民商事诉讼案件,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前途光明的年轻律师,会栽在超市的自助结账机上。 事情要从2020年5月说起,刘某下班后经常去律所附近的连锁超市买晚餐和零食,起初她规规矩矩排队结账,后来发现自助结账区域基本没有工作人员看管,顾客自己扫码付款就能离开。 刘某第一次动歪念头是买了一盒寿司和两个面包,扫码时她故意只扫了寿司,两个面包直接塞进环保袋。走出超市大门时心跳加速,但什么事都没发生,这次成功让她产生了侥幸心理。 此后每次去超市,刘某都会玩点小花样,买五六样东西只扫三四样,或者把贵的商品藏在便宜商品下面不扫码,她专挑体积小、容易藏匿的商品下手,盒装寿司、小蛋糕、进口巧克力、袋装坚果等。 有一回她拿了四盒进口酸奶,扫码时只扫了两盒,另外两盒用购物袋遮挡直接带走,还有一次买了好几样熟食,总价100多元,她只扫了最便宜的一份凉菜,付了十几块钱就走人。 刘某自认为手法隐蔽,每次偷的金额不大,超市应该察觉不到,但她低估了现代超市的防损系统,该超市每周都会核对库存和销售数据,发现自助结账区域的商品损耗率异常偏高。 超市防损部门调取了近三个月的监控录像,通过比对购物小票和监控画面,发现一名女顾客频繁出现异常行为,技术人员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很快锁定了刘某的身份信息。 9月中旬,刘某再次来超市故技重施时,被早已等候的保安和民警当场控制,面对铁证如山的监控录像,她只能如实交代,经统计从5月到9月,她共作案30多次,累计盗窃商品价值1800余元。 被带到派出所后刘某彻底慌了,她比谁都清楚律师因犯罪被判刑意味着什么,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她第一时间联系家人筹钱,主动赔偿超市全部损失,并写下悔过书恳求谅解。 案件移送检察院后刘某聘请了辩护律师,希望能争取不起诉,但检察机关认为,她作案次数多、时间跨度长,具有明显的主观恶意,不符合不起诉条件最终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查明刘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虽然单次盗窃金额较小,但累计作案32次,属于多次盗窃情形,考虑到她主动退赃、认罪态度较好,法院判处其拘役5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判决生效后北京市司法局依法吊销了刘某的律师执业证书,根据相关规定,律师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必须吊销执业证书且终身不得重新申请。 消息传开后刘某原来的律所第一时间与她解除了劳动合同,同行们唏嘘不已都说她太糊涂,一位资深律师算了笔账,北京律师平均月收入至少1.5万元,刘某偷的1800多元还不到一周的工资,却要付出终身禁业的代价。 更让人惋惜的是,刘某的犯罪记录将永远留在档案里,即便将来想转行做法务、合规等相关工作,用人单位一查背景就会发现她的前科,可以说这1800元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近年来类似案例时有发生,反映出部分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存在道德认知偏差,他们往往认为小偷小摸不算大事,却忽视了违法的严重后果,特别是法律从业者知法犯法,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还会面临行业禁入的严厉处罚。 这起案件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不要心存侥幸更不要贪图小利,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守住底线、诚信做人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否则一时的贪念可能毁掉一生的努力。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2020年,北京一90后女律师,为了贪小便宜,竟然利用自主结
史太郎呀
2025-10-05 16:18:21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