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当地时间28日,他们的第188装甲旅和第828旅过去几周在加沙城打死了数十名武装人员。 据以色列军方披露,此次行动中,工兵部队在加沙城西区发现一处五层结构的地道系统,最深处垂直隧道达28米,横向通道延伸超过400米,连接着三个武器库与一个简易指挥所。 这种立体化工程彻底颠覆了传统巷战逻辑——当M1A1坦克在瓦砾堆中艰难转向时,哈马斯武装人员正通过通风管道转移至下个伏击点。 军方公布的视频片段显示,某处地道出口距离以军装甲车仅15米,地面残留的引爆装置残骸证明,这里曾计划实施自杀式袭击。更令人震惊的是,工兵在拆除过程中遭遇二次爆炸,三名士兵被弹片击中,这暴露出地道内预设的连环陷阱机制。 简氏防务周刊分析指出,哈马斯通过混凝土加固与隐蔽通风口设计,将地道生存时间从2014年的72小时延长至如今的21天。 第188装甲旅的M1A1坦克群在行动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某次遭遇战中,三辆坦克在推进至舒贾亚街区时,突然遭遇来自地下室的火箭弹齐射。 车载摄像头记录的画面显示,攻击来自完全被摧毁的建筑底层,这证明哈马斯已掌握精准的建筑结构破坏技术。更棘手的是,磁性炸弹与反坦克地雷的组合使用,使以军每前进100米就要耗费两小时进行排爆。 空中支援同样陷入困境。9月28日当天,F-16战机对疑似武装人员聚集的建筑进行三次轰炸,但后续地面部队却在废墟中发现儿童玩具与未拆封的药品。 这种“误伤平民-引发国际谴责-限制空袭强度”的恶性循环,迫使以军更多依赖地面清剿。然而,配备“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的“梅卡瓦”坦克,在狭窄街巷中仍无法避免路边炸弹的威胁——某辆坦克在规避儿童时触发压力感应装置,导致两名乘员受伤。 军方特别强调在加沙城东区居民楼发现的武器库。三层住宅的衣柜夹层中,藏着120枚107毫米火箭弹与23套爆炸装置,厨房燃气管道被改装成发射装置。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隔壁学校的操场下方,工兵挖出重达300公斤的硝酸铵炸药。这些发现印证了联合国人权组织的警告:哈马斯正将民用设施转化为军事据点。 但数字背后的代价触目惊心。加沙卫生部门统计显示,过去24小时内有79人死亡,其中63%是妇女儿童。某医院接收的伤员中,12岁男孩的腹部嵌着以军发射的40毫米榴弹碎片,而300米外的军事据点正在庆祝“成功挫败恐怖袭击”。这种空间与时间的错位,不断撕裂着国际社会的神经。 当以军使用“蜘蛛”排雷机器人进入地道时,哈马斯武装人员已通过潜望镜完成侦察;当热成像仪显示某栋建筑无人时,狙击手正通过下水道转移至相邻街区。 这种非对称对抗迫使以军重新定义“胜利标准”——摧毁地道网络的速度能否赶上对方的重建速度?查获武器的数量是否抵得上平民伤亡引发的外交压力? 截至9月29日,本轮冲突已造成66005人死亡,这个数字背后是21000个破碎的家庭与持续崩塌的基础设施。当第188装甲旅的士兵在废墟中举起武器时,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某个武装分子,更是一个在绝境中演化出独特生存策略的群体。这场地下与地上的双重战争,正在改写现代城市战的教科书。 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消耗战中,每个数字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加沙城的某个地道里,或许正有新的通风口被挖通;某栋民宅的衣柜夹层中,可能正藏着下一轮冲突的导火索。您如何看待这种将战场嵌入平民生活的战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信息来源: 以军称在加沙城打死数十名武装人员 国际在线2025-09-29 06:22
9月29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当地时间28日,他们的第188装甲旅和第828旅过
鉴清评趣
2025-10-05 14:48:12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