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广西提督苏元春被押送京城将要斩首,他多年的同僚好友纷纷袖手旁观,唯有

湖锦行 2025-10-05 12:22:21

1903年,广西提督苏元春被押送京城将要斩首,他多年的同僚好友纷纷袖手旁观,唯有昔日的下属张勋拿出几万两白银上下打点,主动为其解围。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03年深秋的京城,刑部大牢外寒风卷着落叶,牢内的广西提督苏元春正等着“斩立决”的圣旨。这位曾在镇南关大捷中与冯子材并肩抗法、筑起“南疆长城”的老将。 此刻却因“克扣军饷”的罪名身陷绝境,而那些昔日同袍要么依附新贵,要么避之不及,唯有一个叫张勋的昔日下属,正揣着凑来的银子,在京城的寒风里为他奔走。 而苏元春的冤屈,藏在边防的砖石里。当年他任广西提督,为抵御外敌要修百余座炮台,朝廷只拨十万两白银,远不够五十四万两的需求。 为凑经费,他借遍地方与富商,甚至压缩士兵伙食,账目难免混乱,却也为南疆筑起了坚固防线。 可1903年,新两广总督岑春煊为夺权,抓住账目问题弹劾他,背后有慈禧支持,罪名一下定成死罪。消息传开,曾与他庆功的同僚纷纷噤声,没人敢碰这桩“上头定的案子”。 此时的张勋,已从苏元春手下的小兵升至山东参将。二十年前,他还是个差点因丢火药车被除名的新兵,是苏元春留他在身边当护卫;一次巡逻掉进山涧,也是苏元春举着火把摸了两时辰把他救起。 得知恩公将被斩首,张勋当即把军营托付给副手,带着仅有的几百两碎银赶赴京城。 可这点钱连官场的门槛都够不着,他咬牙抵押了自家宅院和二十亩地,又找旧部拆借,才凑齐三万五千两白银。 晚清的官场冷得像冰,张勋却一次次撞上去。他先找曾受苏元春恩惠的刑部主事,对方却隔屏拒见。 转而蹲守军机大臣鹿传霖的上朝路,跪着递上银票,说起苏元春在镇南关带伤守炮台的往事,终于打动鹿传霖答应进言。 他又打点狱卒,给苏元春送棉衣吃食,还找御史联名上书,甚至拒绝了法国愿替苏元春偿债的提议,苏元春说“靠敌人活命是耻辱”,张勋便守住这份骨气,只凭自己奔走。 最终,慈禧听了鹿传霖等人的进言,也怕寒了边疆将士的心,将“斩立决”改成“发配新疆”。 苏元春离京时,把抗法时戴过、留着弹痕的玉佩送给张勋,只说“做人得有良心”。1908年苏元春在新疆病逝,张勋又派人接回他的灵柩安葬;而张勋也因这份忠义,后来获赏黄马褂,仕途顺遂。 在那个趋炎附势的晚清官场,张勋的义举像一束光。他散尽家财救旧主,不是为谋利,只是记着当年的救命之恩;苏元春拒敌援守骨气,也守住了军人的尊严。 这桩百年前的往事告诉我们:患难时的坚守最可贵,受人恩惠时的铭记,比任何官场权术都更有力量。那些藏在历史里的忠义与骨气,从未因时光褪色,反而成了后人该铭记的温暖底色。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清史稿·苏元春传》

0 阅读:0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