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的呼和浩特,本该是阖家欢聚的时节,却在赛罕区银河南街的彩虹桥下,上演了一场令人揪心又动容的生死救援。一个6岁的男孩在河边玩耍时突然落水,不会游泳的父亲心急如焚,纵身跳入河中施救,却因体力不支与孩子一同在水中挣扎。这时,正在桥边散步的黄启东老人听到呼救声,毫不犹豫地脱下外套,纵身跃入冰冷的河水中。 60岁的黄启东,是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运行控制中心的值班经理,距离退休只剩23天。他本可以像大多数即将退休的人一样,计划着退休后的悠闲生活,可那一刻,他眼里只有河中挣扎的两条生命。他先游向孩子,与父亲合力将孩子推上岸边,又转身去救已经精疲力竭的父亲。河水湍急,岸边湿滑,几次尝试上岸都未成功。在体力即将耗尽的危急时刻,他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将父亲猛地推上了岸,而自己却因力竭沉入水中,消失在湍急的河水里。 两个多小时的紧急搜救后,黄启东老人被打捞上岸,却已无生命体征。被救的父子经医院检查确认身体无大碍,可黄启东老人却永远地离开了。他的老伴赶到现场时,情绪瞬间崩溃,哭得撕心裂肺。谁能想到,那个平时工作认真负责、对安全问题格外重视的老党员,那个同事眼中热心肠的老大哥,会在即将退休时,为了救人而献出生命。 这件事让我既敬佩又心疼。敬佩的是黄启东老人,在生死瞬间,他没有任何犹豫,没有考虑自己的年龄和体力,一心只想救人。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善良和奉献。心疼的是,他离退休只有23天,本可以安享晚年,却为了救人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的家人该如何承受这份失去亲人的痛苦? 这件事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总是在歌颂英雄的事迹,可英雄的家人呢?他们失去了亲人,生活该如何继续?社会是否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同时,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遇到危险时,我们是否应该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去救人?毕竟,英雄的牺牲不应该成为常态。 黄启东老人走了,但他奋不顾身的一跃,耗尽全力的最后一推,拯救了一个家庭,也在我们的心中烙下了最感人的印记。他的事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它提醒我们,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应该多一份善意,多一份责任,多一份担当。 大家怎么看这件事呢?是觉得黄启东老人的行为值得敬佩,还是觉得我们应该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去救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 (案例来源:大众新闻-半岛都市报)
国庆假期的呼和浩特,本该是阖家欢聚的时节,却在赛罕区银河南街的彩虹桥下,上演了一
夏日朗晴
2025-10-05 10:03:5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