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谈判真正的挑战究竟在哪里? 巴以谈判的真正挑战,在于双方在核心议题上难以调和,以及深层次的政治互信缺失。 前不久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一轮停火谈判,就生动体现了这种僵局。2025年7月,以色列和哈马斯的谈判代表在四天内进行了六轮间接会谈,但始终未能取得突破。谈判主要卡在三个实质性问题上:人道主义援助的主导权、以色列军队从加沙撤军的程度,以及如何保证停火的持续性。 哈马斯坚持由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来分配加沙的援助物资,而以色列则希望建立一个由美以两国支持的所谓“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来掌控这一进程。 在更为关键的撤军问题上,哈马斯要求以色列军队完全撤出加沙地带并给出明确的时间表,但以色列则计划在“莫拉格走廊”、“费城走廊”等战略要地保留驻军,仅承诺在60天的停火期内从“部分地区”撤离。 此外,哈马斯要求调停方承诺,即使60天后未能达成永久协议,停火也应当继续;而美国作为关键的斡旋者,不愿意在协议文本中对以色列形成这一约束。这些分歧不仅关乎具体安排,更触及双方最根本的生存与安全焦虑。 这种安全焦虑直接反映在特朗普最近提出的加沙“20点计划”中。该计划要求哈马斯在协议生效后72小时内释放所有人质、彻底解除武装并放弃加沙的治理权。作为交换,以色列将释放一定数量的巴勒斯坦囚犯。然而,此计划被批评为严重削弱了巴勒斯坦人的自主决定权,其治理架构——即:由一个美国主导的“和平委员会”监督加沙临时管理委员会——被指可能使加沙陷入“经济繁荣表象下的殖民依附”。 该计划对巴勒斯坦建国这一核心诉求的回避,以及对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继续保留和扩张定居点行为的默许,使得它难以成为持久和平的基础。内塔尼亚胡之前叫嚣“世上不会存在巴勒斯坦国”的言论,更是彻底暴露了双方在最终目标上的根本对立。 谈判进程还不断被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所打断。以色列战机不仅不间断地轰炸加沙地带,还一度猖狂地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造成包括哈马斯谈判代表和卡塔尔安全官员在内的人员死亡,这一事件被卡塔尔埃米尔在联合国斥为“国家恐怖主义”。尽管以色列事后假模假样地作出了道歉,但此类事件极大地侵蚀了谈判赖以生存的微弱互信。
特朗普急了,通知中国要亲自下场谈判!中国回应也太绝了!特朗普急于与我国谈判,想通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