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婚礼,是一场用“习俗”包装的“交易”。 ​网传婚礼当天,车到酒店门口,女方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05 01:36:16

这不是婚礼,是一场用“习俗”包装的“交易”。 ​网传婚礼当天,车到酒店门口,女方家临时加价2万“下车费”。新郎凑不出钱,情绪彻底崩溃,转身就从酒店门口冲出去,跑到桥上一跃而下。喜事秒变丧事 谁能想到,这个连西装领口都没来得及整理的年轻人,为了这场“喜事”,已经把自己逼到了悬崖边。 婚礼当天早上,小周四点就起了床,自己熨烫西装,还特意去花店买了束新娘喜欢的向日葵,别在西装口袋里。接亲路上,他还跟伴郎说“等下到了酒店,多给女方亲戚递烟,别冷了场”。谁能料到,这份小心翼翼的期待,会被“2万下车费”砸得粉碎。有知情人说,阿明当时掏遍了全身的口袋,只摸出468块钱——那是他预留的、给酒店服务员的红包钱,他跟新娘的母亲说“阿姨,这钱我真拿不出,婚礼后我去多接几单活,一个月内肯定补上”,可对方却翻了个白眼,说“连这点钱都没有,还娶什么媳妇?今天不给钱,我闺女就不下车,这婚就别想结”。 更让人心寒的是,旁边几个女方亲戚还跟着起哄,说“男人连老婆都哄不好,以后怎么养家”“这钱都舍不得,肯定不是真心疼我家姑娘”。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阿明心上——他不是舍不得,是真的拿不出来了。从彩礼到买房首付,再到婚礼酒席,家里已经欠了一屁股债,他甚至在前一天晚上,还跟维修店老板预支了下个月的工资,才凑够了酒席的尾款。 其实“下车费”本是个图吉利的小习俗,在当地,大多是几十、几百块钱,意思是“新人下车,步步吉祥”,没人把它当成“敛财”的由头。可到了小周这场婚礼里,这个习俗却变成了“交易筹码”,2万不是小数目,对小周来说,那是他父母种10亩玉米才能卖出来的钱。 有人说小周“太冲动,不值得”,可没人知道,压垮他的从来不是这2万,而是之前层层叠加的压力:是父母为了彩礼偷偷去工地打零工的背影,是自己每天加班到深夜的疲惫,是对未来日子的期待一点点被现实磨掉的无力。他口袋里的向日葵,到最后都没来得及送给新娘,就随着他的纵身一跃,成了这场悲剧里最刺眼的遗憾。 现在,酒店门口的红地毯还没撤,喜字还贴在玻璃上,可那个满心欢喜准备娶媳妇的年轻人,却再也回不来了。这场用“习俗”包装的“交易”,最终毁掉的,是一个年轻人的生命,一个家庭的希望。真希望有些人能明白,婚礼的意义是见证爱,不是算计钱;习俗的意义是传递祝福,不是为难别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06

评论列表

努力的小梁

努力的小梁

3
2025-10-05 01:54

没有被爱,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可怜又可悲

用户10xxx16

用户10xxx16

1
2025-10-05 02:32

年轻把轻的,这次大不了不结这个婚,这ㄧ跳啥子机会都没得了。[横脸笑]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